第323章 石破天惊!(第2/3页)

给《自然》杂志提供科幻小说稿子的大概有三人类:第一类是专职科幻作家,既有科幻界元老,也有文奇这样的中青代科幻作家;第二类是写作科幻的科学人士,如同生物学家科恩跟科学家斯图尔特等;第三类就是业余科幻作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写出来的小说质量优秀,所以被选中。

2005年,欧洲科幻学会还把“最佳科幻出版刊物”的奖项颁发给了《自然》杂志,当然这只是它无数奖项里不起眼的一个。

这些小说从探讨的主题和创作的目的来分析,绝不能说是平庸的,它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推测,以一种娱乐的方式通过《自然》杂志这个影响巨大的学术媒介传递给公众,原来写小说也是搞科学!

甚至于《自然》杂志还给科幻小说们做了一下简单的归类,这十类分别是:未来世界·反乌托邦,机器人·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永生·吸血鬼,植物保护主义,环境·核电污染,地外文明,时空旅行·多重宇宙,未来世界·科技展望。

地外文明、时空旅行都是科幻作品探讨的传统主题,林翰的这本新书《银河系漫游指南》就是这样的类型,但他有些担心自己写出来的黑色幽默文风跟杂志的严肃定位冲突。

但认真查询一番之后,他又安心下来,因为从国外SFF论坛里网友的做的汇总里面显示,《自然》杂志对科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选择来看,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有的幽默,有的严肃,有的荒诞,有的神奇,脑洞大开,根本没有什么禁忌和拘束,非常适合《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风格!

只不过那些刊登过的科幻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篇幅很短,都是比短篇还短的微型小说。

虽然《银河系漫游指南》也只有8万字,但足够在上面连载好多期。此前还没有任何一本科幻小说可以让《自然》杂志破例,现在能不能林翰的书能不能上,就要看对方的魄力以及对自己小说的喜爱了。

这个时候,来自英国的国际长途打了过来,艾利克斯开口说道:“恭喜你,林。《自然》杂志那边的主编说的确向你发送了邮件,他是你的读者,看过许多你此前的科幻小说。所以这一次就想让你到他们那边连载小说,只是有一点,他们得确认你这本小说质量优秀!”

“非常感谢,你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会尽快把英文版小说发过去给那边,我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小说出现在《自然》上面了!”

林翰现在冲劲十足,他决定给自己再次闭关,好好将小说的英文版给琢磨出来,到时候中英文双语同时连载,想想就觉得舒畅。

同时他也需要《自然》杂志的编辑们提点意见,看看自己的中式幽默翻译成英文之后地不地道,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毕竟伦敦是英式黑色幽默的发源地。

林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紧迫感了,就连曾经写《三体》的时候都不曾这般,那可是《自然》,上辈子跟这辈子都存在于传说中的杂志,自己居然有机会把名字印在上面,而且还是连印很多期,这说出去肯定会让人羡慕,甚至会让人觉得他疯了!

打定主意后,他就用手机发了条短信给陈佳璇、李文渊还有谭麟,让他们不要打扰自己,再一次闭关翻译修改开始了!

而收到短信的陈佳璇几乎傻了,饶是她混娱乐圈,但《自然》跟《科学》杂志的大名也震耳欲聋,那是很多中科院院士都没机会登上的平台,林翰居然说他要冲刺一下?

当她急匆匆打电话过去时,才发现林翰的手机已经关机,所以只好暂时等下班回去再询问,她倒是对林翰信心很足,只要林翰说出去的话,就没有失败过,这种信任几乎是骨子里的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