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扶棺入京(第2/3页)

这个任务的执行者是赵卫安和当时的秦州市委多名常委,但真正的主谋却始终隐身背后。

顾天佑掌握着一个重要的人证,却一直隐忍不发。赵卫安死了,并不意味着这段公案就此结束。曹旭在船上说的话证明了卧龙塘事件背后的复杂性。扳倒这样的对手,需要的不仅是人证物证,有时候时机不到,什么也做不了。当下只有继续等待时机,就像阿拉法特坐在约旦河下游等待敌人尸体漂下来那样的等待。

顾天佑办案态度有些消极,李云清感到最近在这年轻人的肩头上压了太多沉重的东西。实际上不仅是顾天佑,连老先生自己都有些疲惫。尽管对国内的司法环境的复杂性早有预判,却还是在赵卫安一案中大跌眼镜。原来案子还可以这么办,法律也可以成为交换的筹码。原来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人本位三个字上。

老教授秉持法律精神,孜孜不倦的继续探索真相。把送侯爷回京的任务交给了顾天佑。同时上路的还有警官学院派出来参加选拔的小组。国人一向很重视这种涉外的竞技活动,如果能够最终选上,对于这所学院来说无疑是极光荣一件事。郭院长亲自带队,彰显了这种重视程度。

扶棺入京,张启明副部长亲率刑侦总局的各位大佬前来接机,棺椁由几名年轻特警扛上车,登车前,张启明发出一声口令,向烈士遗骸敬礼!顾天佑一身戎装,肩扛一级警司的牌子以烈士战友身份代表侯爷向首长们还礼。气氛庄重肃穆,许多人按捺不住潸然泪下。顾天佑对侯爷的生平并不熟悉,有限的几次接触觉得这是个很能侃充满幽默感的小老头。

追悼会并不算特别隆重,但参加人员都是够分量的。部委一号首长碍于身份不能亲身来送,特意派人送来花圈和挽联,所有在京副职悉数到场。市局一把手作为老领导,带着几个年轻人亲自抬棺相送。到八宝山的时候,发现市局曾经跟侯爷共过事的数百名警务人员自发的等候在这里送侯爷最后一程,几百人站在那里无声的啜泣,场面十分震撼。

侯文华,五十四岁,三级警监。二零一五年,牺牲于建邺。三十六年警龄,立功获奖不计其数,生涯最风光的一件案子是破获港岛贩毒集团与内地毒贩合作搞的大型毒品加工厂。一次查获的新毒品超过十吨,作为卧底探员,他在那件案子当中居功至伟,荣立一等功一次。这一回,他本打算破了自己的记录的。

侯爷成家早,十九岁就当爹了,一对儿双胞胎儿女都已经三十五岁。早年离异,前妻早带着俩孩子改嫁,孩子很多年都没跟父亲说过话。这老头把公安工作当成了家人,全身心的扑在上面。他一辈子身无长物,留下亚运村附近的一幢房子却是价值不菲,每次执行任务前,他都会交代好后事,这次也不例外。李云清教授把处理后事的任务交给了顾天佑。

顾天佑猜想,侯爷在下面一定很希望他的一双儿女能参加追悼会。于是费了很大周章找到了俩人。闺女叫侯明,儿子叫侯亮。都混得不怎么样。顾天佑以为俩人会对父亲一肚子怨气,结果一接触才发现完全想错了。

侯明在一家外企打工,日子不上不下,供房贷的同时还要照顾一对儿双胞胎。

顾天佑心中暗自钦佩侯爷的基因强悍。很是好奇他那儿子是否成家,有没有孩子,会不会也是双胞胎?

侯明一听到侯爷牺牲的消息,当时泪水就控制不住了,立即给侯亮打了个电话,姐弟俩都愿意为父亲披麻戴孝。

顾天佑从姐弟俩那里得知,当年侯爷离婚完全是因为不想连累家人。他常年从事卧底工作,抓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曾经拿他当朋友甚至兄弟,落入法网后他们会更恨侯爷。二十年前,有一次,侯爷卧底破获了一个贩卖枪支的团伙,当中有一人逃了出来,一怒之下绑了侯爷的老婆孩子,就在侯爷家里差点把煤气罐子当鞭炮玩儿,幸亏狙击手果断将那人当场击毙。那案子之后没多久,侯爷就死乞白赖的跟老婆离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