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谈判”(第3/4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于家人对小老乡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李晓蕾趁热打铁地提出结婚的问题。

“韩局长,李经理,就像你们刚才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个孩子都老大不小了,婚事是不能再拖。我于长生以前也穷过,差点跟人家一起跑香港,阿成有没有钱,有没有车,在市里有没有房,这些都不是问题。”

于太太忍不住用带着浓浓口音的普通话强调道:“韩局长,李经理,我们就小慧这一个孩子,我们那点家当将来不给她还能给别人?”

“是是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为孩子。”这小子居然找到这么一个富二代女朋友,韩博打心眼里替他高兴。

于老板回头看看孩子舅舅,接过话茬:“韩局长,有您作保,虽然对阿成不是很了解,但我放心。结婚没问题,可以定在五一。没房子没关系,他没有我有,婚礼也由我女方操办,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您知道的,以前计划生育抓得紧,我就小慧这么一个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家不能到我这儿绝后。”

要田成入赘?

其它主能做作,这个主不能瞎做,新庵人跟思岗人的思想差不多,对这个问题很看重,人父母不一定能同样,这是“原则性”问题!

虽说婚姻自由,但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

田成欲言又止,韩博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请自己来撑场面。直接不答应肯定不行,韩博想了想回头问:“田成,你好像也是独生子女?”

“是的韩局。”

“于总,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韩博笑道:“你家小慧是独生子女,阿成也是独生子女,按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俩孩子结婚之后可以申请生二胎。有您这坚强的后盾,别说生两个,生三个四个,将来怎么抚养、怎么教育都没压力。当然,只能生两个,不能生三个,不然阿成这身警服都保不住,少生优育,两个孩子最好,将来一个姓于,一个姓田,两家的香火都不会断,您看怎么样?”

倒插门多好,这跟希望有点差距。

不过眼前这位是市公安局长,位高权重,真正的大领导,不是要给他面子,而是要跟他交朋友的。

于老板再三权衡,决定作出让步,欣然同意韩博这一提议。

但在婚礼如何操办上,双方的意见又不太一致。

于老板要大操大办,初步估算大概需要摆八十桌,热情邀请韩博夫妇当主宾。且不说韩博不可能出席那么夸张的场合,就田成这个准新郎官也不能让他这么搞。

小伙子跟大多被抽调进打黑专案组的骨干一样,刚荣立个人三等功,刚被提拔为东光派出所案件侦查队指导员,上级明文规定不许铺张浪费,他虽然算不上领导干部,但真要是这么搞,分局纪委肯定会找他谈谈。

有人说珠三角经济发展了,人情薄如纸。

其实不然。

人情不仅没薄如纸,而是猛于虎!

上任市局副局长前,市局刚调整过自己现在分管的机场分局一个副局长的职务,不是因为其它事,就是因为女儿出嫁大操大办,在社会上造成很恶劣的不良影响。

那个副局长也知道这么搞的后果会有多严重,但他是本地人,女婿也是本地人,亲朋好友多,人家个个操办,你不办说不过去。他有他的苦衷,于是“顶风”设宴。

通过这件事让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人情冷暖,可以让人铤而走险。

也告诉了人们一个严峻的事实:人情,原来是足以让人对抗舆论的,是足以让一名官员置乌纱帽的风险于不顾的。

不能因为这事让一桩婚事黄了,更不能因为这事让小伙子犯错误。

于老板不是要面子,给足他面子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