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原罪!(第2/3页)

原罪!

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不就是谈郝英良,不就是谈工作么。

孟卫东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韩博只能接过话茬:“原罪这个词出自基督教,是说人一下生就带着罪。这个罪是始祖遗传下来的,确切地说是由于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犯下错误,上帝把他们逐出伊甸园,但却把罪遗传给了所有后人。这所有人的罪都要由上帝来救赎。可以说原罪是基督教的逻辑起点。与原罪相对称的还有本罪,是人生下来以后所犯下的罪。”

“精辟。”

聂书记表扬了一句,旋即话锋一转:“人有原罪,企业家也有原罪,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发明,这在世界上是通用的,国内引进这一说法也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企业家原罪涉及到这个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来源,即第一桶金是黑是白。一般说来,私人企业的第一桶金,大都不那么光彩,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有的是偷来的,有的是抢来的,有的是走私,有的是偷税漏税等等。这在经济学上叫血汗积累,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是每个毛孔都沾满着血和污秽的东西。”

领导就是领导,理论水平毋庸置疑。

孟卫东连连点头,韩博坐直身体洗耳恭听。

“企业的原罪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资本的起步阶段,总是这样没有办法光彩。但到了后来,企业做大了,从良的还是大多数,是自身具备了光彩的能力,也有反思与良心的发现,要回馈社会忏悔过去,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聂书记喝了一小口水,从理论联系到实际,循循善诱:“中国的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如雨后春笋一样胜出。大部分是从公有制的体制内脱胎出来的,有的是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如厂长、供销员摇身一变成了私营业主。后来的国企改革,也是这些人用所处的特殊地位同政府搞好关系,一夜之间,公字头的企业就变成私字头的。还有些胆子大的人走私贩私、投机倒把,赚了钱办起了公司企业。还有些胆子更大的,打起国有银行的主意,同银行内部人员勾结一个劲贷款,然后把资金转移,最后用倒闭的方式使贷款变成银行的坏帐,然后拿转移出来的钱办企业。还有那些黑社会,靠打打杀杀强取豪夺,吃地头、抽税头甚至垄断某一行当,后来也正儿八经地办起企业。这些钱无论怎么都算不上干净,这就形成了企业的原罪,也就有了企业家的原罪。”

“聂书记,我觉得吧,归根结底,还是法制不健全,法制建设没跟上。”不能让领导一个人说,孟卫东放下杯子,不失时机插了一句。

“对,以前我们是摸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自然谈不上法律。”

聂书记笑了笑,接着道:“言归正传,我们接着说企业,企业是国家税收的源泉,这是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企业主得了利润,国家取得税收,还有相关部门得了各种费,甚至一些有关单位拉了赞助。进入这不同腰包的钱则进入了二次分配,一下子就产生了很多享受这企业创造的财富的人,这就是企业的贡献,至于是不是创造了就业,那还另当别论。其实作为企业仅此也就够了,照章纳税,就是最规矩的企业。如果企业再去搞慈善,再去参加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那就是额外的智慧的修补社会,或是培养消费人群。”

领导的水平比想象中更高,至少韩博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

看着韩博若有所思的样子,聂书记意味深长地说:“企业家的原罪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抵顶了,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在救赎自己。有的人主张追究企业家的原罪,要把他们用不正当方法取得的原始积累吐出来,我认为这是纯理论的正义,实际是无法行得通的。这可能再次掀起仇富的情绪,点燃摧毁生产力的均贫富,等贵贱的绝对平均主义烈火,使社会陷入动荡,目的与结局会完全相反。更重要的是在追究原罪的过程中,成本会大于收益,后果会一塌糊涂。同时也会造成天下无好人,人人自危,所以这无论如何不可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