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少年壮志不言愁(第2/3页)

韩芳很想帮忙却帮不上忙,苦笑着问:“那怎么办?”

“我想去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

“去思岗,去丝绸集团?”

“去丝绸集团没用,我打电话问过钱总,集团做外贸的几个人其实是跑外贸公司。真正懂外贸,真正跟外商做过生意的就侯市长。”

“想想也是,思岗小县城哪有人懂这些,好不容易有个人懂还调去当市领导了。”

不行,不能这么虚度光阴。

李晓蕾咬咬嘴唇,掏出韩总来北京时送的“见面礼”,一部爱立信小手机,翻出电话簿,迅速找到一个号码拨过去。

老韩做事习惯一碗水端平,儿媳妇有的女儿一样要有,韩芳下意识摸摸新手机,轻声问:“谁?”

“侯市长。”

提携弟弟的大领导,思岗最有水平的干部,韩芳有点小激动,凑过来一起听。

“晓蕾啊,别跟我打听韩博,失踪一个多月,一个电话没有。培训,这瞎话编的。公安部门就喜欢掩耳盗铃,喜欢搞神神秘秘,应该有什么行动。他们有保密纪律,他有他的苦衷,理解一下。”

是啊,培训为什么连电话都不许打,新兵还可以给家写信呢。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李晓蕾猛然反应过来,想到打这个电话的初衷,急忙道:“侯市长,我理解,我支持,不管参加培训还是什么行动,只要没危险就行。我给您打电话不是想打听他消息,是我自己的事……”

知道自己存在不足是好事,想学习爱学习更是好事。何况她毕业之后要去老单位工作,老单位现在最缺的就是外贸人才。

侯秀峰很高兴很欣慰,跟正在收拾碗筷的妻子相视一笑,循循善诱说:“晓蕾,从事贸易行业,首先要学好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好了,才能跟人开口交流。对于大多数的外国客户来说,英语也是他们的外语,所以英语只要能够帮助你正常表达意思就行。至于证书,不是越多越好。报关可以委托给报关服务公司,报检可以找专业的报检员,货代同样如此。自己想从事哪个方向的工作,再针对性去学去考,不要盲从。换言之,做外贸门槛没那么高,没想象中那么难,放平心态,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可是,可是我什么不会,书本上的知识跟实践完全脱节。”

“想实习,好啊,我帮你安排,去东海怎么样?韩博父母全在东海,有人照应韩博才能放心。我认识一个报关服务公司老总,外贸公司老总认识好几位,给他们打个电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谢谢侯市长。”

……

聊了一会儿,挂断电话。

韩芳急切说:“晓蕾,你去东海,我和泰鹏也回去。在北京不太习惯,还是回东海好。”

她和姐夫不是为开分公司来的,是为自己跟韩博的事来的,李晓蕾内疚不已,哽咽地说:“姐,对不起,全是因为我,让你和姐夫扔下睿睿跑这来。回东海,我们一起走,我也想睿睿了。”

“我得给爸打个电话,把分公司的事安排一下。”

“关掉得了。”

“又不是没业务,为什么要关。”

本以为局面很难打开,已经做好赔点钱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在建工集团帮助下,在首都很快就站稳脚跟。

开业一个多月,接到七个家装活儿。前几天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花几千块钱请交广电台做了几秒广告,这两天许多业主打电话询问,下午还陪两个业主去看正在装修中的工地。

东海搞装修的木匠多,这边搞装修的木匠少,竞争没东海激烈,利润不比东海低,就是离家远点。

总之,有钱为什么不赚。

家族企业,当然要找家里人,韩芳正准备提议李晓蕾让她姐把工作辞掉,把北京分公司交给她家打理,毕竟沙总和祁主任不可能总呆在这儿,李晓蕾的寻呼机突然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