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网上的舆论(第2/3页)

对于这样一个情况,陈其阳不敢排除邢远彬办理采矿许可证与杨春华无关,但是也不能就此认定与杨春华无关。随着进一步的调查,陈其阳发现,杨春华的确与邢远彬在此之前有过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认定杨春华收受这十万块钱也是可以的。

但是太多的疑点让他下不了这个结论,而且他也没有再发现杨春华有其他经济问题的可能性,仅仅以这来历不明的十万块钱来认定杨春华违纪,似乎不大合适。

如此一来,要怎么来定性这个问题呢?陈其阳感到了为难,一方面他想着把整个事情调查清楚,不负叶平宇对他的期望,但另一方面他也要慎重,不能轻易下结论。

此时,外面的舆论开始朝着不利于杨春华的方向发展,虽然陈其阳是秘密来到江夏的,但是似乎在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秘密,今天白天发生的事情,晚上就有人知道了,这里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差了,他感到连姚业大也不好再信任了。

各种不好的消息都传到了杨春华的耳朵里,虽然说他当面向叶平宇澄清了自己,但是似乎这一切并没有得到解决,省纪委下来调查之后,反而让更多的情况扑朔迷离起来,明明没有的事情,不断给杜撰出来,然后报到省纪委调查组那里,如果这样下去,调查到最后恐怕会坐实他的受贿事实。

陈其阳也渐渐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那就他暗中找某个人来进行求证的时候,往往说的都是不利于杨春华的话,三人成市虎,如果很多人的证言对杨春华不利,那么最后即使杨春华极为否认也没有用了。

隐隐约约感到有些不对劲,感觉有人在利用他这个秘密调查组欲置杨春华以死地,他在这里呆得越久,越对杨春华不利,全城的风言风语,就有可能将杨春华打倒在地。

陈其阳感到了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虽然叶平宇让他把事情调查清楚,但是他不能让别人给利用,并且让一些人给蒙蔽,而且如果叶平宇知道这种情况,也会感到不对头的。

他急忙向叶平宇作了报告,提出把调查组撤回去,暂且调查到此,不然,情况就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了。

叶平宇一接到他的电话,感到也是有些奇怪,想了一想,他便告诉陈其阳相机行事,如果需要回来就回来,不能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有了叶平宇的这句话,陈其阳心里便有了数,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告诉他,江夏市政府高层已经有人传出杨春华马上要被停职的事情,以配合省纪委对他的调查。

听到这个消息,陈其阳简直不能相信,如果要对杨春华进行停职,需要省委和省纪委的批准,是谁故意传出这样的消息?是不是想把水搅浑,好从中渔利?

陈其阳果断作出决策,把调查组从江夏撤了回来,回省纪委复命,向叶平宇正式报告这次调查的情况。

得知陈其阳回来,叶平宇专门接见了他,听取他在江夏市的工作情况。见到叶平宇以后,陈其阳便把在江夏的工作情况报告了一遍。

叶平宇听着了陈其阳的报告,意识到杨春华恐怕无法再在江夏干下去,无论他有没有收受过邢远彬的十万块钱,也不能再在江夏干下去了,想必是杨春华已经得罪了江夏官场,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说杨春华的坏话?虽然这个事情非常让人感到怀疑,但是这十万块钱的事情杨春华有些说不清了。

不能定案,但是也不能结案,这就是陈其阳去了江夏半天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叶平宇没有因此而怪罪陈其阳,因为陈其阳到了江夏之后,摸清了一些事情,在办理这个案件中比较审慎,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之所以无法全面查清这个事情,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人的干扰,故意让事实变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