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不欠更新啦!(所以要选择原谅我!)(第4/5页)

我坚信小说作品是人与人的沟通共鸣,一本书,一个作者,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品牌,一份价值,或者……是一个人,选择无高下之分,只是——

本Loser并没有价值成为品牌!

所以还是尽量更贴近人,说大实话吧。

依据重要程度,完本原因依次为——

【成绩太烂了,赚钱太少了。】

【不能驻足不前,继续跟自己死磕,我还可以写出更有趣的东西!】

【累死了!脑袋也空了!该修行了!四处走走,看看书,陪老人说说话,陪孩子玩玩,找老朋友叙叙!】

【感觉身体被掏空,不知道写什么了,开始变得生拉硬扯无聊了。】

大概就是这些原因吧,俗的不能再俗了,看上去像是一条毫无梦想的咸鱼。

那么问题来了,人是因为没有梦想,才变成的咸鱼?还是因为本身是一条咸鱼,才没有梦想?

换句话说,是生活摧毁了人的梦想,人才变的咸鱼?还是生活先把人变成咸鱼,咸鱼才失去的梦想?

嗨呀好气啊这种句式,绕来绕去图什么!

所以快去修行吧!努力变成咸鱼,才知道咸鱼的感受,才能突破咸鱼的束缚!

我先去了!

……

警告!!!WARNNING!!

(以下是关于上本书《从零开始竞选总统》的私货,跟这本书没有屁毛关系,文风突转为老年体白话文,酸楚刻薄恶心人,江湖气极浓,不关心千万别看,会影响对我青年俊美形象的判断!)

……

《总统》“完本”,一晃半年,我问周围的人,大家都忙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恭喜发财一轮二轮IPO,不怎么关心这云里雾里的时局,看某总统也就是一个乐呵,现在乐呵劲儿也过了,大多时候我感觉大多人的态度是——想那些事儿有用么?能改善生活么?电费物业费你交了么?孩子幼儿园有着落了么?

这是真的无言以对。我想说这就是我的娱乐,我的偶像剧,我的小鲜肉,我通过这个得到乐趣,通过不断的改变视角和视野,理解新的方法论获得爽感,但这好像是没法改变生活……可聊谁出轨谁拍了什么戏谁开了演唱会,比谁种子多黄图多车开的快……貌似也没什么改变吧?

就像我安利了无数人《纸牌屋》没有卵用,结果《人民的名义》貌似比前者更出色一些,也不用看字幕。《人民的名义》必然是出色的,但《纸牌屋》也很出色,我就总纳闷,一个存在了这么久的出色的作品,为什么摆在那里不看啊。

怕是因为《人民的名义》更贴近生活吧,或者《纸牌屋》没能在芒果上播放,或者懒得看字幕,或者怎样怎样,都有可能,我就说其中一种——

或者大多人对“欣赏作品”这件事,口味大抵一致,送到嘴边的,都叫好的,啃一下,但要费点儿事儿,单拿出时间来,去“欣赏作品”,而不是“打发时间”,那就难了。看《纸牌屋》首先你得找资源,再而你得盯着字幕,三来你得懂西方的那一套梗,四来你得不排斥扑面而来的那一套价值观,五来你脑子得跟得上……六来……

要求太多,还是算了,大多人对于欣赏优秀作品的渴望,没这么强烈,《人民的名义》好在够出色,不费事,喂到嘴边了,费点力的还是算了。

就好比有的人看电影,必须目不转睛,一丝不漏的从头看到尾,恨不得彩蛋也要全尽收眼底,有的人玩着手机,听着声儿,聊着天,马马虎虎就算看过了。

这都没问题,不该掐着人看东西,又不是上课学习,大家愉悦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人就要是尽收眼底,把能参的参透,那叫享受,有的人听着宫里的妃子们比恨撕哔,那就够意思了。

这会儿再回到眼前,回到世界局势,回到米国总统这类天上楼阁的事上来,我们为什么有些人现在这么关心这些?从前对奥观海之类的人物,只是粗粗一扫,随意一笑,面对现在这位,却恨不得使劲捉摸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