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枭龙出世(第2/3页)

国际市场一直都不景气,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到中国,有着关系的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把设备卖到中国,却发现,中国国内的技术发展超过他们都想象,之前哭着喊着求着他们想要获得的很多设备,中国市场都已经可以提供。

无奈之下,只能降价。

特别是国外的很多汽车厂,在中国宣布实施汽车工业战略,国内市场潜力被逐步激发出来,高速增长的经济让能够买得起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很多的汽车厂终于忍不住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开始进入到中国投资建厂。

九院原本建设的汽车厂,却因为来自国际上汽车生产厂家的不断围堵,市场并没有刘一九之前设想的那么好。

到现在,汽车厂百万产能建设工作依然没有完成。

生产的几种汽车销量也不是多好。

军方的管理层找过九院管理委员会,不过却没有给予太大的理会。

就连计算机生产制造方面,发展势头也是失去了之前那种良好的局势,国内的制造系统推广不得力,美国的计算机,在国内占据了大部分江山,如果不是有着跟九院有着业务往来的公司以及军方为了保密,以及只有九院的技术才能跟北斗系统进行连接还保留着一大批的订单。

计算机这个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欧美已经成为新兴的经济支柱。

原本十多年的布局而形成的良好势头,变成了这样,九院的人,谁都不甘心,奈何他们把这些企业的管理权限交给了军方。

折腾了几年,索性也就不管了。

刘一九同样也是无奈。

他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国内的情况已经不再如同当初刚刚改革开放那阵。

“枭龙的研究进度很快,试飞工作进行得不错,不过比F-16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巴基斯坦方面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改进性能。”陈迪苦恼地对着刘一九介绍着枭龙的情况。

杨伟这几年成长的非常快,如果不是刘一九,如果不是国内基础发展很快,枭龙本来应该是他负责的项目。

当然,枭龙战机这一块,技术性能远远超过原本的枭龙。

“还不满意?”刘一九有些诧异,“按理来说,虽然枭龙是轻型单发的战斗机,但是这性能比歼十还要好上一些吧?”

“确实是这样。不过歼十是八十年代的技术,军方虽然一直都在进行装备,不过也提出来了要让歼十达到更好的技术性能。他们希望能够超越美国现在主流装备的F-15以及F-16。”杨伟介绍着军方的想法,“巴基斯坦方面也是这样。他们跟印度之间的摩擦越来越严重,印度从俄罗斯采购了上百架的苏-27以及苏-30,米格-31;从美国方面也引进了一部分的F-16,现在还在谈判引进法国幻影-2000以及英国的阵风……”

说到这里,杨伟都开始笑了起来。

虽然说,印度大规模地采购空军装备,对于中国的压力很大,不过看看他们战机的型号,就让人为他们担忧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

苏式装备型号众多,北约制式装备同样也是有着众多的型号。

对于后勤系统的要求,将会非常高。

“不去管别人家的事情,咱们现在同样也差不了多少。还不是型号众多……”刘一九苦笑,这完全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军方对于枭龙是什么样的态度?”

军方的态度,倒是非常重要。

“已经给了八十架的生产订单。主要由132厂以及沈飞两家单位一起承接生产。132厂承担着歼十的生产,只生产30架,沈飞生产50架。”陈迪介绍着情况,反正他们只是研发单位。

“巴基斯坦呢?他们应该也是有着数量不小的需求吧?”按理,这种战机应该主要由巴基斯坦装备。

国内虽然却先进的轻型战机,但是先进的重型战机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