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基因工程之疯狂老太太(第2/4页)

但是这也有了一个问题,想要这些项目的国营企业手中并没有足够多的经费,或者有经费也是要干别的事情,不愿意先付钱从九院拿项目研究的基础资料以及研究人员,而是希望九院先给他们基础技术资料以及人员,他们利用这些去需求经费,然后再支付。

谢和平觉得这样的方案也是不错,不过他也有些拿不准。

方案是刘一九提出来的,还是问问刘一九的意见比较好。

“不行,必须先给钱。这些国营企业,领导不会一直呆在他们单位,拿到钱了,他们也会拖着不给,反正都是国家的,不给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企业哪怕破产了,也不影响他们,贷款也是国家的,倒闭了,欠款也就不用还了,所以不少企业现在都存在经费挪用的情况……”刘一九在这个时代待得久了,原本仅仅是通过资料的认识,也就变得更加深刻起来。

从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国内的国营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发展舒服非常快,但是发展的效率却不行,很多企业在八十年代非常红火,到了现在反而不行了。

那就是因为在某些事情弄上面处理得不够好。

企业有钱了,很多领导人并不是按照市场去继续发展,而是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把上交国家之后剩余的费用用来搞福利什么的,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什么的,就借着项目去贷款……

只要对于市场把握比较好,重视技术开发的国营单位,现在发展势头都是非常迅猛。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一直都有不少的国营单位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或者跟不上发展而倒闭,破产。

一些有着潜力的被兼并重组,一些没有潜力,或者资不抵债的企业,反而就这样荒废了。

不见到钱,刘一九可不会给那些企业的领导有机会通过九院的项目基础获得更多的经费去完成他们的政绩。

任何技术,都是卖给相关单位,如果这些单位一直在技术上投入,根本不需要从九院手中购买。

“明白了。”谢和平也没有去争论什么。“关于管理委员会改革的问题,你怎么考虑的?”

这个问题,是九院现在面临最为迫切的问题。

管理委员会的人,年龄都很大了,大部分都是七十多,有部分甚至超过了八十。

六十多的很少。

“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刘一九有些头痛。

他一直都不想去着手这方面的事情。

稳定的团队,配合默契,才能让效率更高。

九院的模式跟任何单位以及企业都是不同,管理委员会其实更像一个象征性的机构,在下面的各级组织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行使权力,主要行使权力就是把控九院未来发展。

这是一个战略级的管理机构,同样也是能够让整个九院权利集中起来的机构。

“国家一直在提干部年轻化,我们觉得,应该把管理的事情交给年轻人,而我们则是专心搞技术。目前基本布局已经完成,立项的东西也是少了,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就是为技术研究服务,让整个九院不出现乱子。”谢和平没有直接说他们如何想,但是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你们各自找接班人吧!”刘一九懒得管这些事情。

一直以来,他都没有能够抽出时间去认真地搞他的科技研究。

作为一名管理者,更大的作用就是管理,他知道,但是他并不想当管理者,只是想要当一名单纯的技术研究人员。

他在向着这方面努力,所以吧九院打造成为一个没有管理者也能够良好运作下去的庞大科研团队,每个人各司其职,所有的管理都是为科研项目服务,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

不然,这次绝对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放手民品单位给军方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