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民航总局的运十订单示好(第2/3页)

有时候,幸福来的太突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那我们留多少利润比较合适?研发成本是把所有的费用都算到里面吗?”整个成本,马凤山倒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由九院不计成本地投入,但是很多的技术研发,都能够用到其他的领域里面。

刘一九说多少的利润,就是多少利润。

马凤山觉得自己应该去争取。

虽然民航总局钱不多,但是不能买国外的就昂贵,而买国内自己制造的飞机就便宜得成了大街上的白菜价不是?

“技术研发成本肯定得算,我们运十的试飞成本就不要算到里面了。毕竟,上面的人不是傻子。抛开成本,有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就够了。咱们的飞机研发,目前也不靠市场。”刘一九也是清楚,仅仅只有几十架的订单,根本就无法支撑飞机的发展。

空中客车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欧洲几大列强国内的航空公司在这家抵制美国客机的大飞机厂成立的时候,各国都在抛出大量的订单。

从而促进了空中客车快速的发展。

如果要算所有的成本,甚至飞机制造厂的投资等等,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这样是不是太少?价格太低,他们反而会担心我们飞机的技术性能。如果仅仅是以我们成本价格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这比麦道的MD-82还要便宜很多。”马凤山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跟MD-82价格持平,我们将会有多少的利润?”刘一九还真不知道一架运十多少钱。

反正如果仅仅算生产成本,一架的价格不会超过六千万。

“差不多两倍的利润。麦道飞机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差不多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美元的价格。而我们的制造成本折算成美元,只有一千二百万左右……”马凤山说出的成本,让刘一九真的有些震惊。

虽然说没有算上研发成本,但是这里面可是已经抛开了各个上游制造商的利润。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以及技术体系产生的带动作用比汽车产业还大,毕竟一架飞机有着近两万个零件。

“那就按照三千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他们!”刘一九想了想,对着马凤山说道,“咱们的飞机,主要是为了促进这个产业的完整配套以及技术的发展,短期内我们能够支撑,就不用太过考虑利润。”

现在刘一九的想法跟之前相比,有着太大的变化。

以前,他不会这样出让利润。

按照他的性格,既然运十比麦道飞机性能要先进,而且能够运载的旅客以及货物能力都比麦道MD-85高,那么价格也得比麦道的贵才行。

现在则是考虑,更多地提供。

卖给国外的价格自然是不能少,但是卖给国内,哪怕是节省下来的经费被浪费了,这个也能够刺激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

向着国外采购,对于国内的生产促进作用并不大。

中国的发展,不能仅仅只是靠着九院一家,而是得靠着整个全国一起共同发展。

九院就相当于狼群里面的头狼。

只有头狼更强大,狼群才会更厉害,而狼群更厉害,头狼也会更加强大,如果头狼不够强大,分分钟都得被挑战者干掉,更强大的头狼出现……

“配套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不过目前德阳跟绵阳那边的众多厂开始向着这方面努力,而国内的大多数飞机厂基本上都有制造业务,数量不多,很可能一些厂会倒闭,破产,我在想,咱们成立航空工业公司,是否把他们也给纳入体系。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力量将会更加庞大。国内只需要有一家飞机制造厂就够了!”马凤山对着刘一九提议。

刘一九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不知道高层怎么想。

“这事情暂时不急着考虑,先等到淘汰一批吧。不然将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反正都是国营,合作也能够顺利完成。现在的大飞机咱们不是所有零件自己制造都没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