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歼十,一亿两千万一架(第2/3页)

就是为了让这事情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省得他退位的时候,还留下这样的遗憾,下一任,不至于强行让九院免费生产,但是也可能因为这个跟九院把关系闹得非常僵硬。

“国际上,三代战机,价格多少,大家都清楚。虽然这里面利润非常高,但是九院需要靠着这些利润发展,需要靠着这些利润来支撑更多技术项目的研究。”刘一九承认这里面的利润很高,“而且,不管我们九院怎么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国家,属于军方。这跟我要军方小金库里面的那十亿美元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你直接说需要多少钱,不要在这里转弯抹角的!”龙耀华不由为止气结。

知道你们利润高,但是利润多少,谁知道呢?

除非九院同意财务被监管起来。

可是这样一来,彻底就撕破了脸皮,九院快速发展的基础也就彻底没有了。

“一亿五千万,也就是两千万美元左右。”刘一九思索了片刻,咬着牙报出了一个他自己都是非常肉痛的价格。

按照歼十的技术性能,这玩意儿在国际市场上,起码也得卖到六千万美元以上的价格,但是他不能这样干。

军工科技的发展,主要就是为了国家的国防。

在这上面,刘一九非常清楚,如果价格太高,军方手中的钱,根本就装备不了几架。

如同美国方面,F-14的性能足够优秀,远远超过F-15,但是现在F-14已经早就没有生产了。这就是因为成本的问题。

原本准备装备上千架的F-22,每架的成本超过了两亿多美元,整个世界最为富裕的个美国,也就只能装备两百多架。

价格太高,中国军方哪里能够用得起?

用不起,研究出来还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之前靠着歼-11狠狠地捞了一笔,刘一九都不敢向军方报出这样的底价。

“价格没法再低了?”龙耀华看着刘一九,很是个认真地问道,“我知道九院需要资金发展,但是目前军方的情况,你应该知道。如果给你们十亿美元的经费,再加上最少采购30架歼-10,这里又得45亿,一百多亿的资金就没有了……”

“首长,您应该清楚,这是两码事情。歼十是歼十,大飞机是大飞机,这个价格如果没法,我们也就没有办法了。”刘一九有些生气地说道。“这不是别的什么,战机跟坦克不同,整个系统都是非常庞大复杂的。”

“行了,你别扯那么多,给我交个实底,如果在大飞机项目上面,给你们十亿美元的经费,歼十的价格,能够控制在一亿以内不?”龙耀华知道刘一九的不满。

中国军方,还真没有使用过如此奢侈贵重的武器装备。

这样的战机,那是美帝跟苏修这两个强国才能够用得起的。

懒得说话的刘一九无力地摇了摇头,歼十的航电系统跟雷达系统,价格都不低了。

“当初跟美国谈判歼-8II的改造,仅仅是航电系统,一套就得一千万美元吧?”刘一九提醒着龙耀华。

龙耀华脸色变得更红了。

“一亿两千万呢?能生产吗?订单数量提高到50架。”

几乎是咬着牙,龙耀华挤出了这个价格,“再高,军方也接受不了。这是目前军方能够做到的极限。”

刘一九沉默了。

龙耀华的报价,虽然距离他的目标价位还差很多,但是50架的订单,这能够让中国空军的技术装备水平上升很大的一个台阶。

每年需要不少的维护费用,确实,这已经是军方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下来之后,龙耀华跟蓝军的几位大佬开会研究关于蓝军建设的问题,刘一九这个负责后勤装备的少将缺席了,他在跟九院管理委员会的大佬们商讨是否能够以这个价格出售一批歼十给军方。

“歼十本来就是为我们自己国家军队研究的最为顶级的装备,小刘,如果我们的军队用不起,装备不上,我们研究出来还有什么意义?这个价格,跟之前开玩笑一般的五千万,完全就是充满了诚意。虽然算上研发成本,这个价格跟我们的歼十造价几乎等同,不过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在意这方面的利润……”最先说出这番话的不是王顺义,也不是其他人,而是赵敏这个跟军事工业基本上不相干的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