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四十分之一根头发粗的装配精度(第2/3页)

当然,这不是因为国内的钳工不努力,而是他们见识最为顶级的零部件,在装配最为顶级的装备的经验方面,没法跟美国苏联相比。

必须要给他们压力,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在装配的过程中更加仔细谨慎,同时能够让他们想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别的不说,单从当年国内搞原子弹的时候,就能够清楚清楚。

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发展的,然而,在基础都没有打好的时候,苏联就从共和国国内撤走了所有的援华专家。共和国的核工程人员,就连最为顶级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等,对于如何造原子弹都是不清楚的。

然而,在短短的4年时间,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的基础情况下,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罗布泊升起了蘑菇云!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庞大的科研人群以及世界上最顶级的核科学家,历时6年,苏联同样如此,也用了6年9个月,而中国,在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完善的配套,没有多少基础,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靠着算盘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同样弄出了原子弹。

当年中国制造原子弹的时候,条件有多差?

没有基础,没有实验室,没有经费!

从周总理的一句话中,就能够看出来:“中国人即使没有裤子穿,也得造出原子弹!”

现在条件好了,反而还没有了昔日那样的艰苦条件下的成绩,这怎么能行?

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时候,尤其是那一批老一辈的科学家还在的时候,共和国的基础从一穷二白到了很是强悍的程度,然而,却因为改革开放,技术引进等等的问题,使得国内在拥有了更多的人才,更好的条件,更加庞大的资金的情况下,反而没有了以前的科研能力。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就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影响,搞研究的砖家叫兽们,论文抄袭,学术报告作假等等的事情,科研经费用于个人的消费,甚至挪用这些经费去养女人……

虽然说这只是一部分的垃圾,但是他们却对老一辈的科学家,所有为祖国发展奉献终身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侮辱!

比起现在的这一批老一辈的科技人员,他们完全就是一堆的垃圾。

刘一九无法想象,如果他是在那个年代才出现,想要干成事情,会是多么的痛苦。

眼前这些老技术人员们,绝对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必须要让他们发挥出最为顶级的水平来!

有的话,刘一九没有办法向着别的管理人员解释,只能憋在肚子里面。

到了第二天,所有的发动机需要的零部件全部被运输到了装配车间里面,十多名装配钳工,各自干的工作都是不同的。有的是装配风扇以及叶轮的,有的装配外壳,有的装配发动机外面的管道以及电子设备……

在一开始装配的时候,问题并不是太大,尤其是这台发动机关系实在是太过重大,一大帮子的领导整天都守着,盯着他们进行工作,这些人的压力更大。

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问题。

在众多9级钳工以及中年钳工的工作下,发动机的装配进度非常快速。

原本散落的众多零件,逐渐变成更加庞大,数量更少的部件。

等到最后总装的时候,全部都是这十多名的老钳工自己亲自动手了。

“不行,偏了1导(0.01毫米,有的称为1丝,机械行业专用叫法),拆了重新装配……往这边在来一点……过了,回来一点……”很多的东西,是没有检测的专用工具的。

尤其是装配叶轮的时候。

虽然发动机叶轮上面采用了焊接的加工工艺,让整个叶轮成为整体,精度也是能够保证,在把叶轮装配进发动机里面,组成一个整体的时候,确实整个发动机装配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最为耗费时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