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纠结的苏联高层(第2/3页)

所以,乌斯季诺夫一贯的原则就是武器容易制造,并且廉价,性能不需要最好就行了。

要不然,T72也不会制造那样庞大的数量了。

T64是足够先进,现在都证实了。但是一辆T64的造价超过六百万美元,就是现在都无法降低成本,而T72则仅仅只有百万美元。六辆T72不一定能够干过一辆T64,但是六百辆T72一定能够干过一百辆的T64!

现在中国人的导弹,大量出口到伊朗,价格绝对不会很高,如果苏联研究出这样的技术,拥有廉价的高性能导弹,那么……

“这事情我们会尽快处理好!”谢列平觉察到这次会议室里面弥漫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气氛,所以很少说话。

克格勃的情报不准确,这也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用以威慑整个西方的军事演习怎么办?”勃列日涅夫轻飘飘地丢出了一句话。

这让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到了这上面来。

军事演习,从四月一号开始,一直推迟,到了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五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没有办法拿出一个方案来,这个演习,也就没有了必要。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穿甲弹技术并不是美国人提供的。

美国人最先进的坦克减配之后,依然无法在中国人的坦克面前轻易打爆他们。

“推迟演习日期。我们必须演练海陆空联合作战。尤其是直升机与坦克的协同作战,虽然伊拉克人跟伊朗人打的非常差劲,但是我们能够从这里面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乌斯季诺夫现在反而不急着军事演习了。

两伊战争,因为意外出现了中国的先进武器,反而让世界各国从这场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低水平战争中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

未来战争的发展,这里面已经有了征兆。

廉价的武器不是没有市场,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也不一定就能够决定战争的走向。

“或许,我们应该跟美国人好好地谈一谈关于中国的事情。一旦中国的发展远超我们的控制,最终对于我们以及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勃列日涅夫做出了指示。

“总书记,这一点没有可能。美国人一直认为强大的中国才符合他们的利益。中国人跟我们之间的矛盾越大越好,中国人越强大,也就能够替西方分担更多来自我们的压力……”谢列平希望总书记能够明白苏联跟美国之间的根本矛盾。

“是呀,我们的敌人不是中国,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属于阵营内部矛盾。虽然他们并没有加入我们的阵营,但是他们国家的体制是没有变化的。或许,我们更应该跟中国人谈谈。他们不是想要一心搞经济建设吗?我们完全可以以边境地区的一些问题达成秘密协议……”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深知总书记的想法。

一心想要改善同中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却无法找到好的切入点。

毕竟,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推行他的有限主权论,以及不断在中苏边境增派重兵,到了现在都没有缓和下来。

在79年,双方更是在远东边境地区来了一场大规模的特种作战。

最终那次不为人知的事件没有被公布开来,苏联除了派出远东军区人员跟中方的军方人员进行磋商之外,也没有公布出去,更没有因此让苏联继续增加对着中国的威胁。

不是苏联怕战争,而是苏联不想跟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小兄弟干仗,最终便宜了西方阵营。或许说,更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希望跟中国关系正常化而让强大的苏联忍受了这次闷亏。

明面上无法,但是在暗地里面,小动作依然不断。

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缠,就是这样。

向着柯西金的话说道了勃列日涅夫的心坎里面,其他人都是紧紧地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