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究竟谁坑了谁?(第2/3页)

给中国人发动机技术,却不给他们样机,更加不给中国人任何的先进战斗机技术资料?

貌似这样也比较可行啊。

“说说理由!”就连一开始精神疲惫的勃列日涅夫也变得精神了起来。

“中国的工业技术传承于我们,但是并不完整,尤其是航空工业方面。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就从英国引进了民用的贝斯发动机,以他们的基础跟科技储备,很难吃透。如果我们给他们一种更好的发动机,中国人会不投入巨资以及大量的人力去研究?中国的航空工业,一直都缺发动机。然而,他们更缺的,则是材料、电子等技术科技……”德列夫斯基很是平静地分析者。

苏联这样庞大的科技体系,支撑这些研究,都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中国没有基础,研究这样的搞技术难度的技术,反而会让中国失去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只有发动机,没有材料,没有电子,甚至连设计理念都无理解,中国人再强的东西,怎么搞?

以前搞原子弹,搞战略导弹,那是因为中国人有不少的天才科学家在外面,响应了国家号召回国建设。甚至更有钱学森这种空气动力学的掌门人!

而现在呢?

中国在航天工业方面本来就没有多少的专家,要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连战略轰炸机都无法弄出来。

中国的歼-9项目下马了,中国的直-7项目同样下马了……

中国人要是把这个发动机技术放到一边,等到他们打好了基础再来研究,那时候,这种发动机已经落后了。

当这些情况分析出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是一个非常歹毒的计划,如果中国的工业基础以及科技体系强大,这个计划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

但是中国的工业基础强吗?

中国的科技体系庞大吗?

“那就这样办吧!”勃列日涅夫这个最高领导作出了重要的指示。这样一来,也不会跟中国之间把关系变得更差。

从中国手中拿到云爆弹,拿到坦克炮的技术,甚至是他们能够打穿T72,却不会被T72的穿甲弹打穿的秘密,就会让苏联知道,然后根据中国人的技术,弄出新一代的强大坦克,或者对T64进行升级,反而还能改善一些跟中国之间的关系。

一笔对苏联人来说非常划算的交易。

“如果中国人不同意呢?他们不是傻子!”谢列平可是清楚地知道中国人没有这样容易对付。

尤其是那个克格勃出动了潜伏几十年的间谍都没有弄出来的年轻人。

而云爆弹的技术,是他们非得到不可的。

中国出现了这样的天才,对于苏联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是呀,中国人没有这样容易应对。”勃列日涅夫赞同地说道。“如果只飞发动机技术,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谢列平没敢说给了两百万美元,最终才见到刘一九,开启双方之间的谈判。

刘一九的精明,即使谢列平没有亲自跟他打交道,但是听到他手下特斯拉夫的汇报,也是头痛不已。

那小子一开始就把他们给放到一边,就是为了磨平他们的耐心,最终让他们按耐不住的时候,才提出来他们的要求。

“那就加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他们在材料方面走了狗屎运,居然能够让炮管射击上千发才报废。如果我们获得了这种材料技术,每年将会剩下很大一笔的经费……”崔可夫都觉得中国人是走了狗屎运。

苏联的坦克炮钢技术,好像差了中国很多。

就连美国人都是从中国人手中购买的!

重炮,坦克,苏联都不少。

“对,用一些其他不会威胁到我们的武器技术,而且是中国迫切想要得到,不花大的精力以及大的投入无法搞出来的东西去跟他们换,实在不行,就如同美国那样,掏钱从他们手中购买!”勃列日涅夫已经疲惫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