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经验主义害死人(第2/3页)

这本来是关系到直升机的旋翼桨强度的问题,进而就转变成了受力最大的位置,也就是旋翼桨叶跟桨毂连接处位置的螺丝钉的强度……

螺丝钉变形,就会让旋翼失去控制!

事情,真的是这样么?

只能等待着工作人员把桨毂上面的螺丝钉给取下来。

没有几分钟的时间,一名四十多岁的技术人员就满头大汗地跑到刘一九几人的面前,一脸无奈地汇报着:“领导,桨毂跟桨叶链接处的螺丝钉已经完全损坏,无法取下来……”

听到这话,刘一九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自己的分析没有错误。

而汪月山跟廖卓敬两人则是相互对视了一眼,露出一个怪异而又苦涩的问题。

很简单的故障,他们在这边找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发现问题。

螺丝钉他们不是不知道损坏了,直升机都掉下来了,桨叶也都已经折断了,受力最大的位置,不出问题都不可能。

他们却没有想到会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受力情况骤变,先由强度不够的螺丝钉变形引起的变化。

那种情况先发生,产生的结果根本就不一样,这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问题就在这里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螺丝钉的强度计算出来,然后分析这两副旋翼运动变化时候受力情况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情况……”刘一九脸色严肃地下达了命令。

找到了问题,就必须得解决问题。

“另外,发动机方面也必须进行检查,为什么在试车的时候,一年多的试车都没有发生喘振现象,结果一上天就出现了。这事情必须找到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且,召集所有的相关负责人,回技术室开会,让技术骨干也在一起听一听,他们以后都是独挡一面的,这种问题虽然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了,我们就不能让它再一次出现……”刘一九对着身边的汪月山跟廖卓敬两人说道。“还有生产单位的技术以及主管……”

发现问题,肯定需要召开总结会议。

这是任何的研究团队都会拥有的习惯以及传统。

技术进步,就是在不断地总结各种失败之后向前走的。

刘一九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不是,也无法保证,只能继续生产,继续试飞,才能够确定。但是他现在也等不到那个时候再进行总结了,因为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他很是头痛。

任何一个人,只要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其实都能够发现问题。

经验主义害死人,这话不是说着玩儿的。

单旋翼尾桨式直升机的经验用到这上面,居然没有人怀疑有什么不正常的。

所有人认为空气喘振现象发生了都没有什么。

“今天召集大家到这里,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给大家敲响警钟,如果非得追究责任,我这个总设计师,就是最大的责任人。因为这是在设计上面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然而,在事故发生之后,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无数次的检测,遇到了这些问题,都没有谁去分析这种现象是不是不正常,还是沿用过去的老思维来分析现在的问题……我们过去的思维模式,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过来了!”刘一九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上百号人员很是严肃地开了口。

“直-7的研究,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但是我们现在搞的不是跟直-7一样的单旋翼尾桨式直升机,而是双旋翼带尾桨,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连国际上,目前也只有苏联搞同轴双旋翼的研究,却不带尾翼。在这里,我想试问,为什么明明知道我们这是全新的设计,没有经验可循的东西,你们还在用以前直-7的研究经验以及试飞经验来评判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刘一九说到这里,就有些严厉了。

整个直-7的研究团队人员,都是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