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要全国推广九院的改革?(第3/4页)

九院属于战略技术储备基地,但是里面储备的设备以及技术,都是国内最好的。

这些,都是刘素知的钱弄回来的,基础建设很大一部分,都是刘素知自己出的钱。

一旦上面高层违约,基地里面的那一帮子国外回来的技术人员,不会死心塌地为国家付出,为国家研究武器装备技术,同时,就连基地里面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619工程,都会成为历史的尘埃。

所以,这些家伙对于这样的事情,扭转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

九院基地,从最开始建设到现在接近二十年的时间,不可能没有多少的成果。

刘一九的作用在这方面,估计会被夸大,那是九院内部的事情,他们基地的人主动愿意干这样的事情,国家高层也没法说什么。

“确实是这样,既然改革,全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想手段激进一点,步子迈得大一些,也不是什么事情。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从根本上面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邓总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能阻碍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

在这个时候,成立没有多长时间的发改委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

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在了解清楚详细情况的时候就做出处理决定,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国家改革开放,很多政策都是交由发改委调研,然后给出评估意见,他们现在手中权力不小,自然知道,刘一九他们这样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错误,国内新成立的一些小型乡镇集体企业以及村办企业,都是采用这样的模式,用奖金来提高生产效率,外资进入中国,在特区里面,同样是实行这样的制度。

不过,整个国家所有的国营企业要是从一开始就大规模搞这样的路子,根本就不适合。

国家的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采取统筹计划生产,包产包销策略。

要是一开始全面放开市场,绝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而倒闭。

国家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无奈的。

这次九院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各种矛盾的爆发点。

有的生产能力强大,产品质量好,市场紧缺的企业,他们希望国家能够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价格根据市场来灵活变化,这样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纯粹就是嫉妒了。

他们只有基本工资,奖金少的可怜,生产都是由上级部门分配,尤其是全国各地都存在的生产计划办公室,几乎是每个工业部门都有的,就连农业部门都没有少。

九院这样搞,他们如何能够甘心?

毕竟,他们以为九院同样是国家财政拨款,毕竟,九院里面的真正利润来源,全部都是军事装备的销售,而不是其他什么。

为了保密,肯定没法报道的。

“政策这方面,等到看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再讨论吧。他们作为试点,获得了成功,经验是否能够适合全国推广,必须要好好地研究……”一直没有吭声的老爷子终于说话了。

“对,先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如果经验适合全国推广,就按照他们的模式对于重点企业进行改革,改革这事情,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像他们只是一个单位,只能一步一步地来。”大老板也没有想到刘一九那小子会有这样的逆天手段。

现在不支持都不行。

要处理他们,除非他们的这种模式是错误的。

而现在看来,显然是不行。

要是继续阻止,继续提出反对意见,谁都不会同意,穷则思变,这是所有人的特性。也是中国的特性。

当刘一九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愣了好几秒钟的时间,他完全没有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他本来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结果却给他升官了,同时,还要求他们准备好技术成果展示,让国家相关部门去参观考察,并且学习他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