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接手整个611飞机设计所?(第2/3页)

刘一九到了成都,依然是郑浩接机。

这家伙现在无比得瑟,尤其是听说刘一九要大手笔投资两亿建设一座年产五百万吨的化肥厂,更是举双手赞成。

他作为九院基地在外面产业的负责人,要想升官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不过他却能够通过扩大他们的产业来扩大手中的权利。如果以后产业多了,他的地位完全是一个部长级别的,这得多爽!

“咱们那化肥厂直接用化工厂改?是不是直接重新建设一家厂,化工厂咱们搞印染,目前服装就那几种颜色,国家政策松动了,衣服的颜色也多了起来。搞印染厂的效益应该不会多的。生产化学制剂比咱们生产的东西可是简单了很多。”郑浩一脸期待地盯着刘一九。

“看路!不然一会儿撞着人了。”刘一九还真没有想到,郑浩居然有这样的观察力。

轻工纺织业,可是后面发展得最快的行业。

尤其是在珠三角一带,等到特却建设起来,首先就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个事情你可以调查一些,到时候写个详细的方案,让基地里面的管理者都看看。如果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就这样干呗。不管什么行业,只要能够赚钱,而且短期内能够赚钱,就没有问题了。”刘一九本来想说印染制剂太污染环境了。

不过想到这个年代国家为了发展经济,牺牲环境这是大的时代背景。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面对的情况。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当年的伦敦终日大雾,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才把环境污染治理了呢。

刘一九不是什么环境保护主义者,共和国要快速发展经济,就不可能不牺牲环境。

这个代价,还是能够承受得了的。

说什么搞高科技产品去挣钱,这倒是不现实的。共和国农村有九亿多的劳动力等着转移。

“能够给多少预算?”郑浩没有想到刘一九就这样轻易同意了。

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都没有能够用上。

“不超过五百万。”刘一九随意地说道。

现在几十万就能够建立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厂,不过完全没有必要去一步步地发展。

捞钱,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涡扇六那边的研究团队你接触过没有?上边把这个项目跟团队拨付给我们了。”刘一九把这个喜讯分享给了郑浩。

郑浩顿时就皱了皱眉头,街头上的灯光很暗,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不过他的语气则是透出了生生的无奈。

“我去过一次,然后就没有再去过了。好像上面的意思不仅仅是把涡扇六的团队给我们,就连整个611所都给我们!”

刘一九也是皱起了眉头。

611是飞机设计所,目前正在研究高空高速歼击机,从1970年开始论证,受某些环境影响,指标变动很大。1975年正式立项时战技指标已更改了6次,几乎是一年一变。

在五上五下的激烈变动中,611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艰难地从方案论证、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一直干到准备发生产图。由于没有合适的动力,没有能适合高空高速、耐高温的主体材料,该型号无法投入生产,不得不转为课题研究。

从沈飞设计所分离出来的611所,目前已经成了没奶的孩子。

如果不是最后跟巴基斯坦合作的枭龙战机项目,这个研究所甚至熬不到最终弄出在共和国空军装备占据非常大影响的歼十战机。

“这个研究所现在可是一个耗钱的玩意儿,目前他们设计的高空高速战机已经准备进行样机的生产,没钱,没材料,没有发动机。涡扇六根本就不适合这种飞机。就连他们拿到米格-25的发动机,也是因为没有研究经费没有办法进一步研究仿制。”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上面并没有说要把611所给他,具体怎么个情况,他自己都是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