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无线电单兵通讯系统(二)(第2/3页)

“由于特种作战时候战士身上的装备比较多,我们的这种通讯装置的体型不能大的同时,还得减轻重量。原本国内通讯装置采用的这种电池,不适合我们的使用,我们需要一种蓄电能力更强的新型号电池……”

刘一九在黑板上画好了一个比大哥大还要小很多的对讲机结构草图,并且把每一个部位都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来。

等他画完之后,才发现,下面的人都是一脸茫然地盯着他。

“怎么了?”刘一九皱着眉头问道。

不是说都是精英吗?怎么可能会连这些都听不明白?

“小刘同志,你说的这些东西,以咱们基地储备的这些技术貌似很难实现。或许,我估计咱们国内都不一定有……”刘一九是个妖孽,袁英原本还不相信,但是现在他不得不相信。

“比如说?”刘一九很是疑惑,这些又不是什么最为先进的数字信号通讯装备呀!

结构简单,技术普遍。再等十年二十年,就连那些稍微学习过这方面基础知识的小学生都能够组装出来。

“这种小巧的体型咱们先不说能不能实现。目前国内军队装备的班用对讲机,都有二十多厘米长,信号范围不会超过五公里……”袁英这不是觉得刘一九异想天开,毕竟这是技术研发嘛。

难怪基地给了十万的经费,她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基地为了照顾七区特意多拨款的呢!

“这里面很多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半导体采用基地里面最新提纯的圆晶硅,同时加一个简单的放大信号输出以及接收的电路……”刘一九顿时就无语了。

他们可是专家,自己不过是一个业余的!

王顺义对于无线电根本就不懂,坐在一边听得直打瞌睡。

“什么是二进制阵列组?”有人提出了一个让刘一九要疯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他觉得不是这些专家们需要问出来的。

不过一想到共和国在电子方面本来就是弱的不能够再弱,搞无线电的不一定会去研究计算机方面的东西,但是这个跟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吗?这些人整天在基地里面摆弄什么?

“二进制阵列组,就是这样的,按照我们的需要,采用二十个二极管通过电路连接,这二十四个二极管就形成二十四位二进制编码,用以控制我们的对讲机信号频率……在发射方以及接受方接通之后,由于内部有二进制阵列组控制频率的转换,在信号范围内,所有接通的通讯终端都将会在同一时间调转到设定好的下一个频率,从而不影响我们自己的通讯,敌人如果想要监听,就需要大量的电台监听所有的频率……而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充当反射方以及接受方,这样一来,就实现组群多人即使通讯……”刘一九把这个仔细地讲述了一遍。

再看这些人,原本的迷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忧虑,有的皱着眉头思考着什么。

“小刘师傅,这些都是国内最先进的通讯技术?”袁英倒是听明白了刘一九介绍的这些技术。

不过要想实现,这将会非常困难。

理论是一回事,弄成实物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不知道。这是我上学的时候从一些学术刊物以及从我老师那里学的……”反正现在刘一九是无法解释的,都推到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哪些人的老师头上。

“如果能够解决材料问题,我想做出实物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这个电池……”

“电池采用锂电池进聚能充电,而且可以反复循环使用,一个对讲机里面串联装上两块10V的锂电池块,这样就可以使得发射功率到二十W左右,信号范围大概在十五公里以内……”刘一九把电池的结构图以及材料也干脆全部标注出来。

反正只要有了这次的基础,以后他们自己就会在这方面的自己去开发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