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3/7页)

李南点了点头,高兴地道:“看来这段时间燕市长做了大量的工作啊,总体来说,你的方案我是非常认同的,当然,细节方面,还是要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把这个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然后我们在正式定下来开始落实。”

对于李南安排的工作,燕曼落实起来还是很快的,一个星期以后,燕曼亲自跑了几趟天都市,找了相关的专家,对铁州钢厂搬迁的事情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将正式方案弄了出来。

李南认真审阅了方案,随后又拿去和市委书记张岱金进行了一番探讨。毕竟铁州钢厂搬迁涉及到全市很多部门,是一件大事情,还是要知会一声张岱金的,似乎张岱金也知道李南只是知会他而已,所以并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意见,总之表示支持李南大力地去做事情。

当然了,张岱金也没有放弃分享政绩的想法,而且是理直气壮地提出这种大事情,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成立领导小组,这样实际上就是把市委这边的人也拉入这个领导小组中,改制成功的话,他作为市委书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中争取利益了。

对此李南也有心理准备,他要挂名就挂名吧,总比他从中搞破坏要好。

实际上,两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成了现在这种平衡的局面。

一方面,李南大刀阔斧地干事情,落实相关工作,而张岱金则是不拖后腿,同时举着市委的名义表示一下支持,从其中也是分享政绩。

与此同时,如果李南真的搞出了大成绩,虽然说省里面也是心知肚明的,主要成绩是李南的,但是他作为市委书记,能够跟李南一起配合着把铁州市的工作做好,这在省里面肯定也是可以加分的,所以张岱金也会放手让李南去做,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这么轻易地表示支持了。

随后,李南召开了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主要研究讨论了全市工业经济改制实现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部分,当然就是铁州钢厂搬迁改制,以及围绕这个钢厂打造一个新的工业园区的思路。

这是李南在燕曼的方案之上提出来的新的思路,毕竟铁州钢厂搬迁到铁江区保华镇,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钢厂,那么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完全就是浪费。既然要搬迁,那么就干脆配套地打造出一个工业新城来,将全市一些属于重工业的企业全都逐渐搬迁过去,并且以后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将新的工业企业往那边安置。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增加了一个工业园区,逐渐释放出主城区周边的土地,对于铁州市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工业园区,就命名为“铁江工业园区”。跟铁州高新区区别开来,按照李南的思路,将来高新区,就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而铁江工业园区,则是集中传统工业。

这样的布局,相当于铁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又各有区别。

众人听着李南这个思路,都是十分地震惊,看来李南这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也充分展示出了李南的底气。

李南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在很多人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也许对于李南来说,就是小事一桩,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所以说,一个有实力的领导,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啊。之前无论是舒庆瑞还是其他的哪一任市长,都没有李南这样的大手笔啊。”

“看起来,这几年铁州市在李南的领导下,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啊。如果运气好,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了李南的认可,搞出了成绩,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如果搞得不好,就有可能被李南淘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