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分歧(第4/5页)

李南在讲话的时候,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欢迎态度,这是一个门面上的说辞,这也是给章晓俊面子。不过,他话锋一转,便向在座的这些老板介绍建恩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一些规划,比如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环保绿色的第三产业等等。

特别是在谈到企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李南提到了建恩县的一些措施和办法,表示建恩县的发展,是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章晓俊一边听着,眉头便皱了起来,他一下子便想到了李南这番话的真实目的,无外乎是冲着大山包水泥厂去的。

大山包水泥厂的情况,章晓俊也了解一下,在他看来,高新区之所以通过环保的借口,将大山包水泥厂逼走,其主要意图还是为了水泥厂那一片土地,最开始水泥厂取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代价是很低的,而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已经提高了好多倍,他们将水泥厂赶走,尽管为此要补偿一些费用,但是那块土地卖出来的钱,却是多的都赚回来了。

建恩县的土地,当然无法跟市高新区的土地相比,再说了,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对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那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啊,要说环保,那么原始社会是最环保的,现代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是避免不了的。

而在接下来熊康代的讲话中,也再次提到了环保测评要求,这下章晓俊越发地不爽了,很显然李南和熊康代之前就统一了口径的。

“我看这两个家伙,就是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个大山包水泥厂是我引进来的,所以他们就找借口来推诿、拒绝,就是不想我搞出这个政绩来。”章晓俊气愤地道。

等熊康代讲完话,章晓俊便直接道:“建恩县在招商引资方面,制度是完善的,但是我们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环保测评方面,是我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但是核心还是共同双赢,这才是我们双方今天坐在一起的根本目的,具体细节方面的事情,我们可以在落实过程之中,逐步去完善。”

他是将环保问题作为落实过程之中的细节问题,一时不完善也无所谓,可以慢慢来搞。跟李南和熊康代提出来的作为先决条件的说法,看似相差不多,但是却是大相径庭的做法。

李南皱着眉头,章晓俊这是铁了心要将大山包水泥厂弄进建恩县啊。

“只要其污染问题不有效解决,我是坚决不同意引进这个水泥厂的。”李南心中下定了决心。

一旁大山包水泥厂的老板,原本听李南和熊康代提到环保问题,心中就有些担心,毕竟他正是因为环保问题而被市高新区搞走的,他可不想花更多的钱来改善工艺,那套设备他也不想更换,换设备或者改善工艺,那都是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啊。

好在章晓俊的态度比较明确,环保问题虽然重要,但是也是可以慢慢地去解决嘛。等到自己的钱赚够了,在慢慢地整改也没问题嘛。

随后,县招商局的人便陪同这些老板,对建恩县几个重点区域进行考察,一个是工业园区,二个是仙女镇。

而章晓俊则叫上李南和熊康代,到他的办公室去,坐下来以后,章晓俊语重心长地道:“李县长,熊县长,这次几个企业老板到建恩县来考察,机会难得,我们必须好好地把握。特别是那个大山包水泥厂,必须重视,如果真的实现搬迁,那么其在建恩县的投资,要接近一个亿,我们县里面本就缺少这种大型的企业投资,机会来,不抓住怎么行呢!”

熊康代直接道:“章书记,他们能够来投资,这是好事情,我们当然欢迎,可关键是,据我了解,大山包水泥厂在市高新区的时候,就因为污染问题,跟周边居民、学校,产生了很大的纠纷,周边居民因为污染问题,得了很多的病,他们现在都还在跟水泥厂进行交涉,种种迹象表明,大山包水泥厂是因为污染问题,在高新区实在呆不下去了,才想着搬迁的。我们如果把它引进来,会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其他地区弃之敝履的污染企业,我们不能当成宝来供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