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2/3页)

五月十八日,市委督查室又到鹤安区就该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对他们提出的解决办法予以了肯定。

五月二十日,金桥镇政府专门就天骄颗粒厂污染问题的整治情况弄了个专项汇报函,称已经按照之前的整治方案落实到位,目前该厂已经关闭,也停止了该厂的生产电力供应。

可以说此事到此也算是完结了。可是问题的关键是,李南在六月初市信访局的信访纪要中,又看到了金桥镇群众反映天骄颗粒厂污染的问题,说老百姓对整治的结果不满意,说金桥镇在此事上面欺下瞒上,走过场,搞花架子,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该厂仅停产一周后晚上依旧生产,造成的污染还在继续,造成学校广大师生无法正常学习和办公。

也就是说,关于这个问题,市委督查室虽然督导了,但是最终结果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相关部门是说一套、做一套。

李南的脸色沉了下来,当即打电话把张松艺叫了过来,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说了一下,道:“关于金桥镇天骄颗粒厂的污染问题,后续还有没有相应的跟踪督导,对于老百姓继续反应的问题,有没有后续处理意见?”

张晓松认真查看了相关的资料,又回想了一阵子,道:“李主任,这个问题,按照流程是已经督导完结了的。后面老百姓反应的问题,由于没有转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没有后续的处理。”

李南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么说明针对我们前期督导的问题,金桥镇是说一套做一套,并没有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处理,因此才引起老百姓的不满。这个情况,我们必须进行再次督导,对于这种涉及到群众公共利益且又反复的问题,必须加大督导力度,如果查证属实,那么要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人。你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就去金桥镇实地看一看。”

张晓松道:“李主任,这次我们主要是去现场查看实际状况,人不宜多,就我们去吧?”

李南道:“行,到了金桥镇,我们再根据情况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当即张晓松便给办公室联系了一下,要了一辆车,两人前往鹤安区。

金桥镇位于鹤安区的郊区,在鹤安区是一个处于中游的乡镇,工业倒也不是特别的发达。

之前张晓松是来督导过这个问题的,所以也算是轻车熟路,大约半个多小时,便到了金桥镇,刚刚进入镇区,便看到前面天空中,飘着一股浓浓的黑烟,空气中似乎还有一股异味。

张松艺对李南道:“李主任,看样子,天骄颗粒厂的污染并没有消除,那个方向,就是其厂房所在。”

李南沉着脸道:“看来金桥镇在这个问题上面,消极应对、阳奉阴违,性质十分地恶劣,回头,要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另外,也要责成鹤安区委区政府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车子经过中心小学的时候,李南看到学校操场上有一些小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不过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时地抬头看天空,有的人则扯着衣袖捂住鼻子。

“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却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成长,这真是绝妙的讽刺啊。”李南心中暗想道,心中下定决心要把这个事情督察到底。

天骄颗粒厂就是中心小学的对面,占地面积有一两亩,厂房门口是一个水泥平地。

车子停下来,李南刚刚要下车的时候,正好看到前面厂房的门口,走出几个人来,而其中一个人,还是个熟人,正是调到鹤安区金桥镇担任副书记的甘居华。

“甘居华来这里干什么?”李南心中暗想道,不过看前面几人的样子,另外几个人是送甘居华出来的。或许甘居华是来这个颗粒厂视察情况的。

甘居华今天专门到颗粒厂来视察,颗粒厂是金桥镇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镇里面十分地重视。甘居华调到金桥镇来,又运作了一下,以副书记的身份,又分管工业发展。在这一点上面,甘居华是有他的打算的,他父亲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有一些人脉资源,他争取分管工业发展,就是为了通过父亲的关系来积累政绩,这样也好实现尽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