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都是处(第4/7页)

既然锅炉厂愿意让开发区帮忙推荐基层工人,李南在这个事情上面,还是要把好关的。

最终,只有十九个人合格。

李南将这十九个人推荐到锅炉厂,同时把筛选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至于最后锅炉厂能够用多少人,李南也管不了。

而且锅炉厂的厂房建设,是五个月的工期,正式开工估计要等到明年过年以后了。这些人被选中以后,还需要在家中继续等待一些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锅炉厂也会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培训的时候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平时喜欢写点东西的年轻人,把开发区的所做作为和自己在接受锅炉厂的培训的感受,以及通过这些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希望,写了一篇文章寄到武阳日报,竟然被选用了。

这篇文章,正好被市委书记李重喜注意到了,他在报纸上批了两句,指出利平区开发区的这种做法,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非常有意义,各区县要借鉴学习,相关部门要整理经验在全市推广。

市委书记的批示,全市上下当然非常地重视。

很快,市劳动局、就业局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便来了一个工作组,专门到利平区开发区调研。

同时市电视台也专门来开发区进行系列报道,对开发区的做法以及周边老百姓的反应进行全面的追踪报道。

利平区开发区,一时之间名声大涨。

成立以来,利平区开发区一直都是默默无闻,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情,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开发区的发展极度缓慢。

如今李南就任开发区书记、主任以后,就让开发区接二连三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之前是整倒一批贪官无奈,其次是大力整顿污染,随后是引进了天能集团的投资,现在又是这个事情。这些事情,都跟李南有着很大的关系。

武阳市电视台在采访报道中,也对李南到任以后开发区发生的变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带队前来采访的工作人员,灵机一动,给台里面请示了以后,便准备给李南做一个专访。

毕竟利平开发区已经受到了市委书记的关注,那么电视台多报道一些,也是没有坏处的。

“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开发区的工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点事情,不值得做专访啊。”李南谦虚地道,刚开始听到电视台要给自己做专访,李南还有些兴奋和得意,不过随后一想这样的专访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毕竟自己现在的名声已经不小了,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扬。

现在他已经有点太出风头了,这种露面的机会,还是不要算了。

对于他的婉拒,电视台的人十分地疑惑,要知道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能够得到电视台的专访,是对么露脸的一件事情啊,结果这家伙竟然给拒绝了。

这还是头一次遇到,以前都是别人求着他们采访报道呢。

最后,电视台也没有做专访,只是进行了一个系列的报道,但是在报道中,却把开发区前前后后的变化,给予了浓墨重彩的突出,虽然提到李南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关键点上,都体现出了李南的作用。

这个报道一播出,李南这个年轻人的名字,顿时又让不少人记住了。

李南也接到了不少人打来的电话,当然能够打来电话的,都是跟李南关系不错的人,或者说就算没有多好的关系,但是自认为可以跟李南攀上点交情的人,都打来电话来联系一下感情。

当初跟李南一起通过招考进入武阳市的几名大学生,经过这三四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拉开了察觉。

其中李南是发展得最好最快的,如今是实权正科级干部,而且还是那种主政一方的正科级干部,比起市直单位里面的科级干部,含金量要高上不少,这一点在提拔的时候,很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