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也有想法了(第4/7页)

“郭主任,前几天,我去引资局拜会了王局长,主要是想请引资局对我们上街的招商引资工作给予支持,王局长也是表了态的,有合适的企业,一定介绍给我们,现在我们的村村通工程马上就要开始落实了,很快所有乡村公路都将硬化成水泥路,路通了,对于招商引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一点,我之前也初步想了一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要尽可能地把农村资源好好地利用起来。农村有什么资源呢,一是土地,二是人力。由于农民种地的收入增长较慢,所以很多老百姓,都不会一直守着自己的田地生活,有些土地甚至荒废起来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是对于一些投资商来说,土地就是最大的资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潜在的投资商找来,让他们吧这些土地利用起来,这样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农民可以增收,投资商可以赚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后城市居民们对蔬菜、水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蔬菜要是绿色的、有机的,投资农产品的开发,是大有可为的,一些有远见目光的投资商,已经开始在做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要做的,是要把我们的优势和长处展示给他们,吸引他们来投资……”

郭伟全道:“李主任这是对我们上街经济发展模式的很好的规划啊,我们上街的条件是城乡结合,正好发展农产品,既有土地资源,又离城市很近,有吸引投资商的条件,那我尽快去跟引资局联系,有合适的企业就去重点攻关。另外,我想我们也不能被动地等待引资局介绍企业过来,我们可以主动走出去,去天都等的农产品投资开发公司推广我们上街,主动介绍我们的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李南点头道:“你这个思路就很好嘛,是应该走出去,谁搞招商引资工作,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等的,我支持你们走出去,资金、费用方面,只要是合理的开支,我都大力支持。”

按照之前通过的费用管理试行办法,现在资金的使用,最后的审批权都在李南的手中,所以他有这个资格说这个话。

当然了,李南也不是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审批费用,他是按照试行办法的原则,对于确实有别要的开支,他也不会因为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当然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有些人想虚报费用落入自己腰包的做法,就没有那么容易通过审批了。

“谢谢李主任的信任,有了李主任的大力支持,我有信心把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郭伟全高兴地道。

如果还搞不好的,那他真的也没有脸面面对李南了。

当初两人是一起到利平区来挂职锻炼的,那时候李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到沿安镇挂职一个镇长助理,勉强享受副科级待遇。而郭伟全则是市招商局的实职副科长,但是他也是被逼离开招商局的。而现在,李南已经顺利地成长为正科级干部,成为了郭伟全的顶头上司,虽然这种对比变化很大,而且李南也比郭伟全小,但是郭伟全却并没有一丝不服气的感觉。

因此从跟李南相处的过程之中,郭伟全感觉到,李南虽然年轻,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是很有一套。很多方面,即使自己经历比他多一些,但是却没有他想得那么周到。

更何况,李南的背景又是那么的强大的,所以郭伟全心安理得地愿意做李南的助手,愿意听李南的吩咐和安排,也希望通过和李南和谐的相处,跟李南把关系搞好了,将来自己的仕途也能够跟着李南水涨船高。

和郭伟全交流了一阵子,李南一看时间差不多四点多,心想既然要约周正明天钓鱼,那也不能太晚了,不然的话被人捷足先得了,那就只能另外找时间。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周末的时间其实也是很忙的,要么是别人请,要么是请别人,反正周末的时候是大家搞好私人关系的最好时间,大家要想在仕途上搞得越来越好,这种经营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