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以成熟技术,打造一流战机(第2/3页)

“我早就说过,看着杨总师这么心甘情愿的留下来,总是有些原因的,现在看来,卢总的确是个懂行的人,比那些外行真是强多了,要是我,也会选择留下来!”

“嗨~~你刚才可没这么说,还嘀咕着卢总是外行……”

“是吗?我说过吗?没有吧,我怎么记得是你说的?”

……

类似的感叹和议论在这处简陋的会议室内,无声无息的响起来,一众专家或两两窃窃私语,或三五凑在一起小声嘀咕,总而言之对卢嘉栋没有不竖大拇哥的,看向卢嘉栋的眼神也变得敬佩和尊敬起来。

原本波动的思想,也在卢嘉栋与魏鸿坤的一问一答之间,渐渐平复下来,进而一种久违的希望在众人的心田应运而生,或许卢嘉栋刚才提到的多用途战机不是不能实现;或许在他们手中真能缔造出所谓的超级战斗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款比肩美苏的高性能战斗机就会翱翔在中国的海空之间……

看着周围人情绪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凝聚的向心力,坐在前排的杨弘毅不由得老怀安慰的点了点头,僵尸一般凝重的神情也在这一刻松动下来,展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僵硬笑容,并在无人注意的一刹那,向着卢嘉栋竖了竖大拇指,那意思好像在说:

“我就知道你行,你也应该这样,有技术,有本事,就应该亮出来,不然如何服众?”

而此时此刻的卢嘉栋,却只是挂着淡然的笑容,无论是面对众人钦佩的目光,还是魏鸿坤崇拜的神色,亦或是杨弘毅偷偷竖起的大拇指,卢嘉栋的回应无一例外都是那副温和而又淡然的微笑,或许在场间人眼里,这是卢嘉栋谦虚严谨的表现,但只有卢嘉栋自己知道,要是不装着淡定,镇住场子,或许在下一刻就得把脸丢到姥姥家了!

因为卢嘉栋很清楚,自己肚子里的航空墨水就那么多,正如他经常跟杨弘毅开玩笑时所说的,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航空“理论派”,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个“理论派”,各种后世流传的,解密的航空理论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大体的思路也能说得清楚,可要是到实际演算和测验,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不管怎么说,他从未研制过一架作战飞机,之所以要当众指出魏鸿坤论文中的瑕疵,无非就是为了让魏鸿坤转移伤口被撕裂的痛苦,毕竟搞技术的所见所看,所思所想都是技术。

既然因为技术造成的伤痛,那就用技术来弥补,想必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抚平魏鸿坤心头的那块伤疤,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魏鸿坤兴奋的像个孩子,至于原来被自己不小心撕裂的伤口,估计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不过卢嘉栋这样做,也是冒着一些风险的,毕竟对于鸭翼布局配无尾三角翼他知道的也就这么多。

如果魏鸿坤在深入问上几句,他就算不露馅,也必然会语无伦次,到那时估计伤口未抚平,反而会更加恶化,好在魏鸿坤没有再问下去,至少那一番技术难度颇高的自言自语没有当做向自己拍下的敲门砖,这让卢嘉栋很庆幸,也很万幸……

然而就在卢嘉栋窃喜自己的“计谋”得逞之际,他的心忽然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因为不远处的魏鸿坤忽然大摇其头,嘴里不足的念叨着:“不对,不行……”,旋即抬起头,疑惑的望着卢嘉栋,不由分说的质问道:

“既然主体结构确定了,那发动机怎么办,我们有合适的航空发动机吗?”

闻听此言,在场的航空专家们也不禁再次凝重起来,但卢嘉栋却松了口气,只要别再问高深的航空技术就好,这种大方向的事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布局好了,于是卢嘉栋清了清嗓子,沉稳而又坚定地说道:

“大推力发动机我们现在还不具备,但中等推力却还是具备的,早在两年前,我们就从英国引进了斯贝发动机的全套生产线和制造工艺,如今西北动力厂已具备初步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