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80mm单兵火箭筒(第2/3页)

“赵教授这个你大可放心!”没等赵如松,秦景斌的脸上便带着喜悦的笑脸将话头接过去:

“我们已经根据卢总师提供发射筒的射击承压值和其他相关数值,结合总部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玻璃钢新配方及相关工艺,研制了几款新型玻璃钢材料,并为此改善了加工工艺,现在无论是赵教授的高压室,还是无高压室结构,咱们在材料方面已经不是问题了!”

“真的?”听了秦景斌的话,赵如松不由得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来,而此时秦景斌的话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反而带着更灿烂的笑容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我们还根据相关资料,结合引进的机械设备,将便携式火箭筒的塑料配重平衡体也研制出来了,无论是密度还是重量、强度还是重量都符合技战术指标的规范!”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听了秦景斌的这番话,赵如松兴奋得就像个孩子,在自己座位前面不由得转了个圈圈,言语之中更是喜不自胜:

“有了秦研究员的材料,咱们的便携式火箭筒成为现实将不在是问题!”说着赵如松向秦景斌竖起大拇哥,不无钦佩地说道:

“秦研究员,你可为便携式火箭筒立了大功呀!”

“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本谈不上功劳!”秦景斌听了赵如松的话,赶紧摆了摆手,接着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卢嘉栋,崇敬的口吻更是发自心内:

“要说功劳最大当属咱们的卢总师,如果不是他多方奔走,寻求材料解决方案和办法,我就算想破脑袋也不可能这么快把材料解决了呀!”

“对!对!对!你看看我这脑子,如果没有嘉栋同志呀,发射筒的发射原理还成型不了呢!”秦景斌话音刚落,赵如松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地说道:

“所以秦研究员说得对,嘉栋同志的功劳最大!”

“既然如此,赵教授,一个月能不能拿下便携式火箭筒!”借着这个利好,郭青山不失时机问起最关键的问题!

郭青山话音刚落,赵如松便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只要有材料,别说一个月,不!半个月我就能试制出样品来!”

而坐在办公桌前的卢嘉栋也点点头,然后带着淡淡的微笑将两位专家的意见记录下来,这时坐在他一侧的胡庆华的脸上闪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卢嘉栋见此将身子转向胡庆华一旁:

“庆华,你的弹药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不妨说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听了卢嘉栋的问话,胡庆华稍稍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讲自己的矫情放到一边,鼓起勇气说道:

“温压弹方面自从温压药剂确定后,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只不过……”说着他不由得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卢嘉栋和郭青山,脸上露出些许无奈的神情:

“只不过军区参谋部测试场的设施设备有限,比例试爆方面还能勉强应付,如果全装药爆炸的话,他们的设备将无法进行检测和监控,所以……”

“小胡,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和小卢早就想好了!”没等胡庆华把话说完,郭青山便笑着回应道:

“军区参谋部测试场不行,不过在原来突击师驻地旁边的装备测试大队却可以,那里的测试设备满足我们整个测试需求都没问题,为此我已经向军区提交报告,咱们便携式火箭筒的全装测试就到那里进行!”

“这样最好不过了,这样的话我也没问题了!”胡庆华的脸上也露出欣喜的笑容,如此一来在场的人都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将便携式火箭筒整合时所要遇到的问题一一呈列出来,而绝大多数问题当场便得以解决,如此一来整个便携式火箭筒的研制进程被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就这样半个月后,凝聚众多研制人员心血的便携式火箭筒作战武器系统终于研制成功,整个新式便携式火箭筒采用80mm口径,由于采用平衡抛射原理,整体质量照比普通火箭发射原理的火箭筒质量稍重,不过采用这样原理可以在封闭的空前进行发射,大大提高了该火箭筒的战场适应性,装配温压弹总重量为7.8公斤,设计初速210米秒,最大射程800米,有效射程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