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惊险第九冠(第2/3页)

面对轻装上阵的马小飞,李小强也用这种玩笑话给予回应。由于两位棋手的表态,也让这次决赛好像有一种轻松的气氛。

但是在轻松的表面下却暗藏杀机。李小强深深知道,现在的马小飞,才是最强的马小飞。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个时候的马小飞,甚至要比95,96年时他成绩最好的时候还要强大。

这其实就和真实历史中的情况很像。95年时候的马小飞,和98,99年时候的马小飞哪个更强?如果让李小强来选择的话,李小强会选择后一个马小飞。

马小飞其实和曹燕子的情况有点像,所有人都在议论老曹的“逆成长”,但马小飞何尝又不是在逆成长。在真实历史中,马小飞正是在这段时期鼓起勇气对李石佛发起了最后的反击。

那一战惊天动地,那一战被韩国媒体形容为“融化了汉城严寒的冰雪”。那一战马小飞虽然失利了,但是对于李小强这种资深棋迷来说,那一战留给李小强的印象,甚至要比马小飞95年夺双冠的时候还要深刻。

在真实历史中,曹燕子9冠,马小飞只有2冠。但是在李小强心目中,他从来不认为老曹比马小更强。

老曹的成绩之所以比马小好那么多,第一:老曹的运气比马小更好。第二:因为当时韩国还有一个李石佛,这导致老曹在参加国际比赛时候能够轻装上阵,而马小飞呢?他必须一直背负沉重的包袱。

但是到了今世,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背负包袱的将会是韩国人,反倒是中国棋手可以轻装上阵。因此将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还真的不好说。

比如今天,轻装上阵的马小飞就给李小强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比赛进行到下午4点钟的时候,一直在观战室观战的张大记者就感慨道:

“名局啊,如果这盘马小赢了的话,这就应该算是他的名局了吧。看来想拿捏小强的话,还真是马小最有办法……”

这盘棋李小强算是下得不错,但马小飞显然发挥得更好。比赛进行到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大家判断目前的局势非常细微,最后极可能是半目胜负。但“马小飞要赢半目”的声音要大一些。

只是很可惜的是,这盘棋并没有成为马小飞的名局,而且从某种角度说,正因为马小飞的出色发挥,这盘棋反倒成就了李小强的一盘“名局”。

问题出在官子阶段的一个转换,马小飞一步“气合”的一手酿下大错,从而让他输掉了比赛。

“李小强的鬼魅手段真是层出不穷啊,现在想赢他一盘棋实在太难……”

这是看完这盘对局后,很多职业棋手发出来的感慨。

这盘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还是来看看终局前的那一幕:

比赛进行到下午5点多钟,这时候双方都已进入读秒,整个棋局也进行了将近200手,局势已经比较明朗,大多数人认为马小飞胜利在望。

这时候马小飞刚下了一步棋,要怎么评价这步棋呢?应该是这步棋没有任何问题,现在虽然在读秒,但马小飞同样是顶尖官子高手,他刚才下的这步棋,应该是当时局面下最佳官子次序。他一边威胁李小强的几枚棋子,一边准备在这个局部定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被大家认为“李小强鬼魅手段”出现了,他置自己那几枚棋子的安危于不顾,突然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行棋。

“二路透点!”

李小强突然跑到一个角部去“二路透点”。

从表面上看,李小强这步棋确实像是一步“试应手”的好棋,这步棋不仅时机很好,而且还很不好应,因为这周围还有很多余味,马小飞稍微应不好就会带来亏损。

本着围棋中“应不好就不应”的原则,棋盘上一个转换发生了。

这时候马小飞的思路很好理解:我威胁你的几枚棋子你敢不应,那你的“试应手”我为什么要应?那干脆就我下我的,你下你的吧。于是马小飞吃掉李小强几枚棋子,李小强占据原本属于马小飞的一个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