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后面的目标(第2/3页)

至于她们的水平虽然还没有达到“廼兄”的高度,但是和徐颖等人相差无几,和张璇,丰芸等人相比也只是稍处下风。这次“三星杯”预选由于芮廼伟没有参加,两个女子出线名额其实就是这两位日本女棋手和中国棋手竞争。和中日两国相比,这个时候的韩国女子围棋反倒是显得相对羸弱。

“韩国的几个小女孩赛前倒是吹得厉害,一个被他们称作‘女石佛’,另外一个叫‘女昌赫’。不过现在看来明显还嫩嘛,小强你怎么看她们的棋?”

李小强一笑,华领队说的是韩国的赵惠莲和朴志恩两位女棋手,这两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女棋手的主要对手。不过现在她们才10多岁,棋艺还没成熟,因此现在的竞争力当然不大。

李小强知道,韩国女子围棋的真正崛起,那要等到芮廼伟成为韩国“客座棋手”才开始。由于她的加盟,才让韩国女棋手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并形成和中国棋手的抗衡之势。

不过李小强平时并不怎么关注女人围棋,对于“女石佛”或者“女昌赫”的棋风特点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两个外号到底从哪来。因此现在见华领队询问自己的看法,李小强只好含含糊糊地说道:

“总之看将来吧,要怎么说呢,反正年轻总是好的。”

李小强没想自己随口一句“年轻总是好的”再次引发华领队的感慨,他又从女棋手转到男棋手。

“是啊是啊,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你说现在的那些小孩怎么那么厉害?尤其是韩国的那些小孩,一个个都如狼似虎,他们的成长速度明显超过寻常,小强啊,你认为这是不是他们的训练方法更科学?因为很多人都说,他们的成长方法和你年轻时候很像啊。”

“放心吧华领队,‘初段风暴’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

韩国年轻棋手的成长模式当然和李小强很像,李小强是重生者,他这辈子本来就选择的这种修炼方法。

这种方法为什么会看上去成长速度更快?李小强认为这主要是符合事务的一般规律。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强调基本功,强调“三大一从”,大运动量,大量对局,从实战出发。

如果把围棋分为“抽象”和“具体”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就是“抽象”的什么东西先不管,先掌握好“具体”的再说。李小强认为这种方法有其科学的一面,对于年轻人来说,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些“具体”的东西,理解和掌握起来当然要容易一些。

就那自己和常韧圣来作比较,李小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天赋会比常韧圣更到。那自己的成长速度为什么会比他更快?因此自己从小注重基本功,注重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反观常韧圣,他用日本围棋那边传过来的传统方法,在基本功还没有练好的基础上,就注重一些“虚”的东西。

围棋中那些抽象的东西有用吗?当然有用,而且这些东西用处很大。不过李小强一直认为,想要让这些“虚”的东西发挥,你需要相应的基础作为匹配。

比如说现在的常韧圣。

尽管李小强认为这种方法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李小强还是和华领队说:“初段风暴”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不是李小强用来敷衍华领队的,这是李小强现在的真实想法。是他水平成长到现在这个程度后,他产生的新的感悟。

首先来看事实,在真实历史中,自从“公开赛”赛制成为世界大赛的主流,几乎每年都会上演所谓的“初段风暴”,年轻棋手的冲击力总会让大家津津乐道。但是话说回来,“初段风暴”的冲击力度其实相当有限,最起码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世界棋坛的格局。

“初段风暴”最猛烈的一次,那应该是韩国一位叫韩尚垠的年轻棋手,他参加预选赛的时候还是“院生”,参加“本赛”时成了初段,他在那次世界大赛中一路打入决赛。最后被李石头斩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