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十强战(第2/3页)

说实话,类似于这种形式的“邀请赛”,国内是根本不缺的。这样一种比赛,曾经也被很多棋迷诟病,认为这种比赛对棋手根本无压力,并多有大价值。甚至戏称此类比赛为知名棋手之间的“分钱大赛”。

不过李小强倒是认为,这种“邀请赛”其实也有它的可取之处。要知道,现在才92年,有钱人不是没有,但国内有底蕴有实力的土豪,尤其还是喜欢围棋的土豪其实并不多。没有实力,又喜欢围棋,想举办一个围棋比赛,那怎么办?可以设想一下,那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举办一个一次性的“邀请赛”。

国内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围棋邀请赛,其实就是这样运应而生的。你可以看不起这些比赛,但不可否认举办者的热情和好意。

当然,李小强虽然不会否认邀请赛的作用。不过在他的内心,还是更看重那种有传统,有传承,赛程也很稳定,不会办了上届没下届的正式比赛。

就像日本的7大新闻棋战那样,哪怕到了后世,日本的围棋实力已经被中韩甩开了一个身位不止。但是他们国内稳定的棋战,棋战的内涵和底蕴,依然让中韩围棋乃至棋迷羡慕不已。

因此当李小强知道了熊国涛他们的意思后,李小强首先想到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家乡来接手主办中国围棋“十强战”。

在李小强看来,“十强战”这种比赛其实很有特色。和一般的头衔战不同,“十强战”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和棋迷的互动环节。就像NBA的全明星赛一样,能够出战的选手,都是由棋迷选出来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中国围棋“十强战”并没有撑多久,过上几年就消失了。在日本围棋历史上,其实曾经也有一个类似赛制的比赛,他们叫“专业棋手十杰战”,不过这个比赛也没有支撑多久。

分析这种赛制没落的原因,应该是受到这个年代环境的限制,或者说,这种赛制没有赶上一个好年代。

在如今这个年代,棋手之间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可以设想一下,每年选出来的十强,阵容几乎和上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就算有,最多也就一两个,而且很可能是排在最末位的那一两个,前面的基本不动。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老面孔,没什么新意。投票还没开始,大家差不多都能猜到是那些棋手出战。这样一来,棋迷自然就会厌烦,而主办者自然也会失去继续举办下去的兴趣。

再说了,目前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到来。棋迷想投一张票,还必须在杂志上剪下选票,用邮寄的方法投票。这样做不仅棋迷麻烦,组织者记票工作也很繁琐。因此很可能就是这两个原因,让中日两国的“十强战”或者“十杰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要过上几年,情况就会不一样了。首先是互联网的普及,让投票和记票工作都很方便。再随着棋手成长周期变短,棋界“改朝换代”的速度也会加快。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最新的中国棋坛来说,假如要举办新一届中国围棋“十强战”的话,谁能确保最终的入选阵容,会和自己的选票完全一模一样呢?恐怕没人敢打这个包票吧?

因此李小强认为,让自己的家乡赣源省主办这个“十强战”,其实还是很有前途的。首先一个,“十强战”并不是真正意义全部棋手都能参加的棋战,参赛棋手不多,因此费用不多,适合赣源这样的穷省。

另外一个,比赛规模不大,但参赛的毕竟是明星棋手,比赛的影响力也不会小。比赛只要有影响力,那组织者自然也会跟着受益。

说实话,李小强能想着让自己的家乡来主办“十强战”,其实也是受到后世中国围棋“天元战”的启发。在李小强看来,日本新闻棋战的模式虽然很好,但他们的模式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真正适合中国的棋战模式,可能还是要像后世的“天元战”那样。“天元战”和地方政府结盟,一个小小的同里古镇,就能把天元战办得有声有色。办得超稳定,而且双方都因此受益,这其实就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