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遁去的一(第2/4页)

在这个时候,围在李小强身边的记者和棋手有很多。大家都没有插嘴,听任李小强在那“显摆”,然后静待下文。

的确,大家确实就在“静候下文”。因为今天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围棋界的行家。要说“七贤势”这个题目虽然很经典,也很常用。但是这个题目的难度并不大,类似于这种棋盘“一,2”路上的技巧,最多是业余中级的难度。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属于必须掌握的围棋基本功。

要知道,现在大家想听的,其实就想听李小强阐述他对中古棋的理解,阐述他的围棋思想。现在见到李小强把“七贤势”拿出来说事,一时间都还不明白李小强的意思,同时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因此这个时候没人打扰李小强,都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顿滔滔不绝之后,李小强停止了“显摆”,他的话也终于回到了正题。只见他指着棋盘上的一个棋形说道:

“大家注意了,我今天最想说的是这个棋形,这个棋形,收录于我们国家的‘忘忧清乐集’。大家都知道,‘忘忧清乐集’是我国宋代的一本围棋古籍。由于这本书出现的年代最早,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版本的‘七贤势’,视为‘七贤势’的‘原创’。我这样说大家应该没意见吧?请注意了,我现在想请大家好好再观察一下这个最古老的原创,看看它和其他版本的‘七贤势’到底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原创’非常有意思。它与众不同!在这所有版本的‘七贤势’中,它也最有内涵!我甚至认为,如果大家了解了这道题目的内涵。那么对于中古棋的思路,中古棋蕴含的哲学思想,或多或少也能有所理解吧。”

“哦?!”

听了李小强故作玄虚的一番话,这下很多人都来了兴趣。很多人都把目光对准了这个“七贤势”的“原创”。想看看这个题目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卖完这个关子后,李小强面带微笑的站在原地。他并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留给了大家充足的考虑时间。李小强同时知道,今天在场的有那么多行家,而这个“七贤势”其实并不难。因此很快就会有人发现这个“原创”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不出李小强所料,当一众职业高手研究一个业余中级的题目,那自然很快就会发现问题。今天最先反应过来的,恰好就是韩国的李石佛。只见他对着棋盘看了1分钟左右的时间,他抬起头来,他若有所思,同时又有点迟迟疑疑地说道:

“咦?这个题目确实很有意思,这里面好像还蕴藏着其他的变化啊。不过……不过这样子不算是‘失题’吗……”

“失题”!

对于一道围棋的死活题来说,所谓“失题”,就是指这道死活题本身有问题。在这里面,一般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解答的方式有问题,或者说这种解答方式其实并不成立。例如发阳论中那道著名的“黑先黑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另外一种呢,一般是指这道死活题本身不太严谨,很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方案。那么按照现代的论调,通常也认为这样子也叫“失题”。

那么李石佛指出的“失题”,到底是那种情况呢?

等到李石佛最先反应过来后,其他很多高手也纷纷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大家都看出了这个“原创”的问题,同时也都认可了李石佛的意见。

没错!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这道最古老,最原始的“七贤势”确实是“失题”了!要说这道题目虽然最早是收录在“忘忧清乐集”中,但是这道题未必是“忘忧清乐集”作者的原创,真正的原创作者并不可考。经过现场这么多高手的研究,大家发现这道题目还真有漏洞,或者说里面还隐藏其他变化。要解开这个题目,大家发现除了用标准答案一样的“一,2”路妙手外,黑棋的包围圈还有漏洞,如果一个不小心,被包围的7个白子居然还存在一个很巧妙的突围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