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你永远不会独行(第3/4页)

他们这种自豪感一点都不奇怪。同属于东方国家,只要谈到“东方思维”和“东方文化”。那么毫无疑问,类似于这样的东西,几乎所有的源头都是来自于中国。说我们国家是东方文化的“宗主国”,这应该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围棋是中国人发明的,谁都必须承认,这其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东方思维”。当日本人觉得自己的围棋理念更先进,自己的围棋理念更“正宗”,他们当然有理由感到自豪。李小强常常开玩笑似的想,到了后世,韩国人拼命给一些中国古代名人“颁发国籍”,差不多就是同样的心理吧。

那么日本围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

“座子”制度取消以后,围棋的变化当然增加了很多。无论怎么说,这应该都算是一个进步。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当然,如果只有这么一点“进步”的话,日本人也不会有那么强的自豪感。

他们真正自豪的,就是树立了以“小目”为中心的围棋理念!

由于“小目”易守,很容易在棋盘上“划分地盘”。这样一来,日本围棋就衍生出很多“划分地盘”的理论和方法。这样一来,“目棋”的概念在日本围棋中就非常清晰了。棋盘上的战斗当然也有,不过所有的判断和取舍,都是为“目数”服务的。

必须承认,围棋本来就是一种“争地盘”的游戏。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围棋一直认为,他们那种下法,才更接近围棋的本质。他们那种围棋,应该比中国古棋更高明。

很可惜,日本人太小看围棋这种游戏了。他们在追求“棋道”的过程中,只重视了“目的”而忽略了“方法”。以为只要抠着目数下棋,努力分清每一步棋的价值,就可以达到围棋的巅峰。很明显,后世的实践证明,这种思维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哪怕人们对目数的认识已经精确到李石佛那种程度。也不能认为围棋已经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日本围棋一直在做的,其实就是“缩小棋盘”的事,他们忘记了,棋盘其实还可以“扩大”的。而中国古棋一直在做的,其实就是“扩大棋盘”的事!

就是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围棋理念,在对围棋的一些基本认识中,产生了一些截然不同的看法。“起手双飞,不无太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由于围棋规则的原因。用座子制度下棋,由于都是“难攻难守”,相当于人为的在棋盘中设置了障碍。中国古棋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很少看到“抠目流”的下法。当然,就因为这个,导致很多人看不起中国古棋,那绝对是一种偏见。

于此相反。中国古棋中展现出来的那种素质,以及“穷其变”的精神。是值得现代围棋学习和借鉴的。只有抛开傲慢和偏见,将两种风格融会贯通,才可能充分体现出围棋的魅力。而这个东西,就是李小强的梦想!

对于这样的道理,李小强是非常清楚的。同时他也知道,只有吴清源大师,才是真正迈出“融合”这一步的第1人。不过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哪怕到了新世纪,这种“融合”的工作也远远没有完成。李小强既然重生一次,他当然希望这个工作是由自己来完成。当然,这个任务非常艰难,哪怕自己能够多迈出一小步,是的,哪怕仅仅是一小步!李小强就非常心满意足了。

对于这样的“大道理”,李小强是可以讲得非常清楚的。不过具体到行动上,李小强就不知道怎么去做了。正是因为如此,李小强满怀期待的看着吴大师,希望大师能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指点一二。

当李小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后,吴先生其实就知道李小强的意思了。见李小强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自己。吴先生闭着眼睛想了一会:

“小强啊,不是我不想指点你。因为我仔细想了一下后。我突然发现,在围棋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我好像根本就没有资格指点你!真是奇怪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俩的目标应该是一样的。按说我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才对。可是我突然发现,我们俩好像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我一直觉得,你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而你这种才能,是我在别人身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就是据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我没有资格指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