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二见吴大师(第2/4页)

李小强认为,只有在大学读书那么几年,自己才算一位真正的球迷。因为在那个期间,自己还是会去打打球的。等参加工作以后,这样的体育运动参加得越来越少了。虽然内心依然喜欢篮球,但是可能1,2年都不会去摸一下球,那当然只能算是一位“伪球迷”。

围棋好就好在这个地方。听说过“伪球迷”,但是“伪棋迷”还真的不多。绝大部分棋迷,都可以亲自动手,去体验一下围棋魅力的。因此在普及围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包装,而不是形式的包装。围棋比赛最大的“卖点”,是棋盘上的内容,而不是某某冠军。

围棋的魅力,其实和围棋的内涵有很大关系的。例如一位初学者,当他看得懂“老鼠偷油”的时候,他肯定会觉得这个手筋非常厉害。等他掌握这个手段以后,那肯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这其实就是内涵的魅力。

同样,一位知道“老鼠偷油”的棋迷,当他能够在实战中下出“苍鹰搏兔”的时候,那肯定可以高兴一两天。再进一步,如果能够下出“金蝉脱壳”这样的手筋,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日本围棋一直在宣扬围棋中的“妙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他们宣扬“古今无类之妙手”,宣扬“耳赤之妙手”。到了今天,他们宣扬武宫先生这步“象步飞”。称之为“流水不争先的妙手”。

在普及围棋的时候,宣扬围棋的妙手,永远都比宣扬胜负有用。前者才是持久的魅力。例如对一位日本棋迷来说:

“哦?武宫先生赢了那位中国少年……”这个比赛当然很重要,可大家可能过几天就忘记了。

“哦?武宫先生用一步妙手击败了棋盘上的巫师……”这样一来,就能勾起很多棋迷的兴趣,他们就会想去了解,这是一步什么样的妙手。

“哈哈哈,武宫先生用一步非常妙的妙手,击败了未来世界棋坛的领军人物……嗯,这步妙手非常妙啊,那真是一步流水不争先的好棋……”

如果这场比赛被包装成这个样子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肯定能够增加不少棋迷。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这个比赛,在日本国内非常受关注。不管是不是棋迷,平时都会谈论一下这个比赛吧。那么等比赛结果出来以后,当大家再次谈论这个比赛的时候。作为一位棋迷,肯定比一位“非棋迷”多出那么一点优越感。

通过新闻媒体的宣扬,大家都知道有那么一步“流水不争先”的妙手。那么作为一名棋迷,他就有心理优势,他就会洋洋得意:

“嘿嘿,你羡慕吧,我们虽然都在谈论那盘棋,不过其中的妙味我是懂了的,而你呢?你不懂棋,所以你就不知道那步棋的厉害……”

自然而然,有人就会受不了这个。有人就会努力去了解这步棋妙在哪里。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棋迷的数量就能够增加很多……

在这个方面,中韩两国其实是不如日本围棋的。我们国家在报道围棋的时候,最关注的永远都是胜负,这其实对普及围棋没有什么好处。一直到了后世:

“我很幸运,这盘棋是对手最后下错了。我正是抓住了他最后一个失误,我才获得这个冠军……”

类似于这样的话,在后世的报道中屡见不鲜。必须承认,棋手说这种话的时候,有些情况是实话,有些情况那也只是在客气。而大部分的新闻报道,重点是报道冠军,而忽略了棋局的内容。当围棋成了一种“比错误”的游戏,别说普通人感受不到围棋的魅力,就是很多真心痴迷围棋的人,都会感到厌烦。

日本围棋可以骄傲的宣布,是我们奠定了现代围棋的基础。韩国人其实也可以很自豪的宣布,是我们突破了日本围棋的框架。那么我们中国人呢,作为围棋的诞生地,作为围棋的母国,难道只能在那宣称,我获得了多少多少冠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