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劳资双方的博弈(第3/3页)

这些人还好说,那些如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般的巨星,片酬才是恐怖。

不过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便他们的片酬超高,还是有公司乐意使用他们,这就是巨星。

因为他们的名字在“钱说话”的好莱坞具有魔术般的效力,能左右制片厂老板的决策。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有了他们的加盟,投资人愿意砸钱投拍,观众愿意掏钱购票,这完全是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主导之下的供求关系使然。

正因为此,好莱坞的明星片酬屡屡突破天花板,不但基本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而且还要参与票房分红,少则百分之十,多则可达百分之二十五,令好莱坞芒刺在背,忍无可忍。

比如,排名史上明星片酬榜首的基努·里维斯在2003年因《黑客帝国2》和《黑客帝国3》这两部影片,所获得的片酬为3000万美元外加票房分红的总收入高达1亿5600万美元;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终结者3》的片酬是2000万美元,外加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红,而该片的全球总票房为4亿3000多万美元,其中的百分之二十都要归施瓦辛格。

这也可以说是劳资双方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