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合作框架(第2/4页)

李逸手上留存的三幅作品,单以价值论,应该是以提香·韦切利奥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最为珍贵。像是这种级别的古代油画,目前市场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李逸相信,如果他只是求财的话,这幅画的价格很可能会超过3亿美金。

而那幅英国著名水彩画画家保尔·桑德比的《古老的山毛榉树》,价值虽然不太好估计,但李逸相信,如果找对买家的话,其价格应该也会超过一亿美元。

目前唯独让他无法界定的,是汉斯·霍夫曼那幅《对话》。这一次,如果阿道夫的开价真的和他猜测的差不多的话,他决定先将那幅画拿出来试试,就算是谈不成,起码也能知道一个大概的价格。

看到李逸信心满满的样子,罗古夫耸了耸肩膀,反正能说的他都已经说了,接下来,应该是没他什么事了。

“对了罗果夫,这次你们古董商的聚会一共有多少人?他们手上大概有多少华夏的古董?都有哪些是珍贵的国宝级或者一级文物?还有……”

看到李逸机关枪般抛出了一长串问题,罗果夫哀嚎一声,用力的拍了一下脑门,

“停,停,李逸先生,我只是一个希望你能够跑一趟俄罗斯,让我从你那里赚上一笔小钱的可怜的古董商人,你的这些问题……哦买嘎,你慢点问,我们慢慢来讨论好不好?”

听到罗果夫的回答,李逸忽然灵机一动,问道:

“罗果夫,你一年能赚多少钱?”

“呃……刚才好像不是这个问题吧?”

“不是,我是想说,如果我想请你做事的话,应该给你开多高的薪水才合适……”

加上刚刚交换给约翰·卡鲁的那幅《呐喊》,到目前为止,李逸一共交换出去了四件欧洲的贵重古董。最开始的那件青铜时代,因为有马大神的帮忙,所以真正的做到了货比三家,虽然最后选择的迪恩是一个意外选项,但李逸觉得,就只有那次交换他占了比较大的先机。

当然,其后的几次交换他也都很满意,但之所以这么顺利,原因却更多的归结于一些意外因素的出现,要说将那几幅名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觉得,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而田泽川的介入,再加上这几天他一直在考虑珠宝公司的事情,这些都让他意识到,如果他真想做好文物回流这件事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太现实的,他应该组建一个团队,哪怕这个团队的成员都不是全职为此服务,但效果也应该会比现在他一个人忙东忙西好上很多。

这个团队的构成,应该有像田泽川、罗果夫这样手上拥有大量文物信息的人,也应该有谭默轩这样,在谈判方面有专长的人,甚至还应该有专业的法律、财务顾问,毕竟,以后他很可能会直接出钱购买大量的古董,也有可能会和各类博物馆进行交涉,这样,就有可能牵扯到不同国家的法律、税务等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牵涉到文物的来路等问题,他不能因为现在一直很顺利而忽略这些,否则,将来很有可能会吃一个大亏。

和其他团队核心成员不同,负责提供信息的人员所承担的责任最少,相应的要求也最低,那么,既然可以接纳田泽川,那么,为什么不能试试接纳罗果夫呢?

而且,因为罗果夫的身份,他在打听流失文物下落方面还有着田泽川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而他所要做的,只是为了这些信息支出一些小小的信息费,又何乐而不为呢?

理顺了自己的思路,李逸给罗果夫解释了一下,罗果夫一听,大喜过望,一把就搂住了李逸的肩膀,

“老板,我现在每年大概能赚500万美金左右,您如果能开到这个价码,我生意都不做了,天天跑出去给你打听信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