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何朝宗观音像(第2/3页)

小小的转了个弯,李逸来到了展台的背面,相比起刚刚看完的一面,这边的古董不但数量稍少,品类也没有那么繁多,但其中仍不乏精品。

最先引起李逸注意的是一件奶黄色的牙雕观赏瓶。这件瓶子的高度超过40厘米,直径却只有10厘米左右,摆放在几件颜色、造型各异的瓷器旁边,看起来分外的显眼。

“黛玉葬花、晴雯撕扇……这是《红楼梦》人物故事瓶?”

这件牙雕故事瓶,整体呈扁圆状,有瓶盖,瓶身,瓶座三个可分离的部分组成。盖钮为狮子滚绣球,狮子双目圆睁,口微张衔一条长带,左前足下的绣球则完全镂空。瓶颈上,雕卷草文,另有四个兽头耳,每兽头各衔一环,环可以活动。

瓶腹部则运用浮雕,透雕技法雕刻出山石花草,亭台楼阁及50余人组成的《红楼梦》人物故事,包括“海棠诗社”,“黛玉葬花”,“晴雯撕扇”,“踏雪寻梅”等耳熟能详的情节。其中最让李逸在意的是,这雕刻出的50余名女子,不但着衣各有特色,动作表情更是无一相同,精细处,甚至连发髻的纹路都刻画的一丝不苟!

“厉害,真是厉害!”

在李逸看来,这件牙雕,无论是造型,立意还是雕刻技法皆臻上乘,而且尤为难得的是,其风格华丽而不落俗套,奇技淫巧而又古朴大方,精镂细刻处每每都能见到雕刻师别具匠心的刀法处理,其水平甚至还在之前他买到的那件牙雕套球的制作者,清初著名的牙雕大师陈祖章之上!

只是那件牙雕套球最珍贵的并不是套球本身,所以,虽然这件在造型、立意上都绝对要稳稳的胜出一筹,但二者的价值却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牙雕套球而得到了《呐喊》,因为要交换《呐喊》又发现了一件水平更在牙雕套球之上的牙雕精品,还真有点意思……”

仔细的把玩了一番之后,李逸将牙雕瓶放回了原处,然后目光一闪,拿起了旁边的一件德化窑白瓷观音坐像。

这也是一件雕塑作品,因为是瓷器,所以被叫做瓷塑。

这种雕塑,不但需经模印、镶嵌,以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正常的雕塑成型过程,最后还要经过高温才能烧成,因而制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干燥和烧成收缩,所以成品率往往都不是很高,其中的精品更是稀少。

在华夏的瓷器历史上,瓷塑制品以明代的德化窑最为出名,因德化窑都是白瓷,所以,在世界陶瓷史上,“华夏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所专有的代名词。

根据记载,明代德化窑不仅以“象牙白”瓷闻名世界,其白瓷的器型也十分丰富,能够流传至今日的,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李逸手上这件观音坐像,不但胎骨洁白,坚实致密,其胎釉给人一种仿佛玉器质感般的完美感觉,而且尤为珍贵的是,这还是一件何朝宗的作品。

何朝宗是明代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尤其擅长制作佛像。据史书记载,他的瓷塑作品,早在16世纪,就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

尤其是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白瓷观音,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

及至今日,流传于世能够证明是何朝宗亲手所制的瓷塑作品不超过十件,国内所拥有的数量还不到一半,而且基本上都被收藏在博物馆中,所以虽然拍卖会上也时有带有“何朝宗”款识的白瓷作品出现,但只是从成交价格上就能看出,即便是购买着也不认为这会是真正的何朝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