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明刻本(第2/3页)

知谦一听,顿时又高兴起来,银子也很值钱啊!

“现在一克黄金大概是1500块吧?一两就是75000,白银呢?白银谁知道?”

李逸一听,顿时哑然失笑。老板那就是个比喻,这小伙子还当真了,须知,金贵而银贱,他是在说,你这本书不值钱啊!

对于明刻本,李逸了解的也不少,明代是华夏雕版印刷业的繁盛时期,明刻本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技术、刻书范围、民间书坊数量上等等方面,都远胜于前代。

因而,流传下来的明刻本,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刻本非常多。

明刻本分官刻、家刻、坊刻几种。其中官刻本中又有内府本(包括经厂本)、国子监本以及其他中央机构和地方官刻的书帕本,还有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藩府本。

这些书籍中,又以内府本,即皇家刻本最为珍贵,相对而言,坊刻本一般价值都不太高。

而且,据记载,明刻本的版式差不多有上百种,在制版方面还发明了饾版、拱花,套印本和插图本等几种形式,这些,对明刻本的价格都有影响。

年轻人手中的这本残本,李逸因为没有上手细看,因而不能确定其出处。但仅是从印刷质量上来看,应该就是那种最不值钱的普通坊刻本。

“现在的银价,应该是不到25一克吧?一两的话1200块,这么便宜?”

不止是知谦,客人里也有没听懂老板在说什么的,因此很快就有人接口,报出了现银的价格。

听到银价居然只有1200一两,知谦不禁有点泄气,

“黄叔,那……这本你收不收?”

老板摇了摇头,笑道:

“我收倒是收,只是价格你肯定不满意,不如你问问这几位?”

知谦点点头,默默的算了一下,

“这本书一共36页,每页1200元,也就是43200元,算了,我再亏3000,4万块!各位有没有兴趣?”

几个客人都摇了摇头,李逸则心中一动,虽然这小伙子算价格的依据有点荒唐,但这个价格,对于一本明刻本来说,即便是残本,也不算是很高。

而且,如果这本残本的内容再比较珍贵的话,这个价格买下,应该算是捡了个小漏了!

“给我看一下。”

一念及此,李逸伸手将书要了过来。

书没有封皮,因而他直接从第一页开始看起。

然而只是细细看了数行,他就知道,他一开始是判断错了,这本书应该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册,而这种经史类的书,一般都是由国子监雕版印刷,虽然不知是南监本还是北监本,但绝对比坊刻本要好。

虽然说是比坊刻本要好,但其价格却未必卖的过坊刻本。

因为经史类的书付诸印刷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传世量当然也不少,再加上不成套,这本书的收藏价值确实是不高。

心念一动,也懒得再看,直接开启了鉴灵牌。

随即,他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表情,非是不能忍,实在是……尼玛,这些人作假居然处心积虑到了如此地步!

鉴灵牌告诉李逸,这是一本伪造的古籍,除了头尾数页是真正的明刻本之外,其他的都不是。

不过,如果只是这样,李逸也最多就是挑挑眉毛,把书扔还给他罢了。

但他之所以流露出那个表情,却是因为,鉴灵牌告诉他,这里边竟夹杂了整整11页真正的宋版!

“一页宋版一两金”并不仅仅是个比喻,在目前的市场上,品相完好的宋版书每页的单价差不多都在五万软妹币左右,其中还有一些流传有序的精品,其价格更是突破天际,现存最早北宋孤本诗文集《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就曾创下1610万软妹币的天价,平均单页价值数十万!

虽然,这本古籍里边的宋版肯定是无法成册,但是这种不成册的单页,其单价也绝对不会低于一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