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节 各行其事(第2/3页)

林天明带着她见了七个人,从区委的官员到本地的村长。地产开发的子公司主要业务对象就是这七个人。但凡地方工程依仗他们帮忙,土地的购买开发以及融资则全靠本地的村长。在这地方本地村长比市级官员更富裕的。大片的地,动则数亿甚至几十亿的工程,多的是人抢。

这些村长每天什么也不做都会有人拿钱争着塞过去,能拿到土地就不仅看是谁给的钱多了,谁的钱拿了更放心可靠,交情背景就决定了这些;谁能互利互惠,背后的能量大小就成了衡量的天平。

中国市场的高新科技产业在这时代是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的。许多人根本不考虑这方面的生意。中国人的智慧很了得,投入市场的高科技换个名字就能跟着卖,说技术上有区别吧,也有,只是有限的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区别。一个便宜一个贵,哪个更好卖就不用说的。

模仿就是市场最有效的经营策略。一个安利的成功造就无数种传销的兴旺。照着别人成功的模式省了开发费用,省了风险评测的忧虑,还能以更低的价格优势打击正牌。

制造业赚的也是这种钱,做的都是别人的东西,价钱就别比外资企业在别国制造成本低。看起来兴旺的市场实际上全是在替人打工,根本没有说话权。

所以这种买卖林天明根本就没兴趣。主要的项目是国家的建设产业,正所谓顺势而为,国家都在大搞建设开发的时候傻瓜才跑去当开荒者打造品牌,去跟国际压力比拼高新科技的技术领域开发。

林青觉得非常没意思。她早就知道是这样,事实上就是这样。所谓的工作实习就是跟学会跟官员打交道。林天明不需要她做别的,下属企业的事情只需要她知道大概就够了,具体事务交给高新聘请的人去做。

人才最重要,这话是真的,也是假的。重要的人才不可替代,但不可替代的人才又几乎没有。这就像官员,哪个官员是不可替代的?官员的权力来自职务权力,所以换了个人一样能做。不可替代的官员能力必定凌驾于权能,那些都是名垂史册的伟人。商业领域的人才也是一样的。

林天明的生意只有他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人才,因为离了他人际网络就会断,面临的问题不是他聘请的任何高薪人才能够通过智慧去解决的。

“女孩子家没点规矩。你爸回来看到又得说我没教好了。”林母看到林青毫无仪态的随意倒沙发上不由皱眉。所幸没有佣人出入看见。

林青不高兴的撑着坐直。“妈,我今天都这么坐一整天了……”

“别跟我撒娇!在什么地方就得做什么事情。让家里的工人看到刚才那种行举会怎么笑话你爸和我呢?”

正说着走过来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佣人,端着碗放林青面前低脸退了回去。

林青道了声辛苦,喝了口,立马变了脸色。

林母眉头一皱。林青做痛苦状吞了下去。

“妈……这是燕窝还是漱口水呀?”

“她姐姐撒手前千万恳求我们照顾她妹妹,她们家里确实很困难。虽说得了我们给的抚恤金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丫头在家里哪里做过这些吃的,总需要时间学习嘛。”

林青叹了口气,把碗盖了推开。“您就不能大方点抽空多整点材料让她抓紧练练?”

“她练着呢,给她点时间学习呀。”

“我也不是怪她嘛,只是真的很难喝……”

林母自个端了喝着。

“好了,不喝不喝。本来是怕她做的不好,没想到她很积极的想尽心力,我也不好意思打击她的热情就交给她做了。就这么退回去她肯定难过的,我喝了吧。”

林青一把夺了过去。叹口气道“好歹是她一片心意,总归该是我承受的。再说了,也不忍心让您替我受这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