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另一种垄断(第3/4页)

总之,华夏顶研已经从业界顶尖高科技公司,迅速滑落到了一个泯然众人矣的二流公司,的确让人唏嘘。

最憋屈的还是柳传新,曾经踌躇满志到现在每天都在心怀忐忑,他现在每天最怕的就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去处理那些让他头疼无比的各种文件。很多时候他甚至抗拒坐在自己的宽大办公桌后面的豪华座椅上。

如坐针毡啊,本想利用华夏顶研的超强研发能力刷一波声望,谁想到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

不过今天即便对于这栋建筑在厌恶,他也必须老老实实呆在这里。

因为今天是跟王世子见面的日子。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星空科技将全面收购华夏顶研。

华夏顶研的股东大会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星空科技的收购行为。作为华夏顶研的股东,大家都清楚这家公司的现状。

利润逐年下降,研发投入越来越少,曾经引以为傲的研发中心,现在基本上半开放状态,近半研发实验室已经因为资金原因被迫关闭,即便是正在研发的项目也经常因为资金问题而出现各种状况,尤其是王世子在建造这座研发中心时,可都选择的是世界最尖端的设备,其中大半设备在国内根本没法维修,一旦出现问题,就意味着要花大价钱去请那些外国人来更换零件或者进行调试。

柳传新不知道王世子之前是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很清楚,起码他只能被那些老外往死里坑。这一部分的费用可是占了研发中心日常支出的大头。

尤其是实验室那两台光刻机,一个零件损坏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费用,在加上外方人员来回的差旅费。柳传新不知道王世子是怎么对付这些外国工程师的,总之他是懒得理会那些外派工程师的高傲嘴脸。

两台光刻机是华夏顶研研发新型CPU的必需设备,偏偏两台光刻机还购买自两家不同的公司,其中一台是日岛的尼康出品,另一台则是属于荷兰品牌的ASML。刚刚将华夏顶研收购过来之后,这两台光刻机出现问题,两家国外公司还是很给华夏顶研面子,不但价格上有诸多优惠,前来维修的工程人员更是表现的很得体。

但是两年之后就是另一番情况了。或许因为华夏顶研一直没有拿的出手的成绩,这些两家公司前来维修的人员也越来越高傲,各种维修费要价也越来越高,这都快成顽疾了!其他的尖端设备大都也有类似问题。

柳传新很清楚,这帮老外是压根瞧不上自己这家公司了。如果换了星空科技,他们哪敢如此嚣张?这一点从那些老外平时交流时泄漏出来的只字片语便能分析出来,比如华夏顶研的售后次数明显高于星空科技,尤其是星空科技的设备比华夏顶研更先进,但是基本上只在质保期内才会让这些人上门维修,过了质保期基本上就不会找他们了。

更恶心人的是,这帮老外明确表示都不喜欢被分配到星空科技的研发基地去处理这种维修事宜,他们甚至用发配来形容到星空科技的维修经历,而显然他们都特别喜欢来华夏顶研,出差到这边不但各种补贴更多,而且让人感觉愉快。

为什么这些老外会有这种感觉柳传新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关键是腰杆挺不起来啊!如果华夏顶研能有星空科技一半成功,这帮老外也不敢在自己的地盘上如此嚣张吧?

或者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近期实在没有什么资本对这家公司感兴趣。虽然说华夏还是有些高科技公司,对于华夏顶研的地下研究中心很感兴趣,毕竟研究中心内的一些设备,即便是现在也绝对是世界尖端水平,但是愿意出价者却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星空科技竟然是最良心的买主。

而现在这个良心买主的掌舵人前来华夏顶研视察研发中心了,柳传新自然要全程陪同,不但要陪同,还要陪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