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绿野仙踪》VS《我恨我痴心》(第2/3页)

在这方面,麦田守望者要比同是学生军组团的指南针可专业多了。

麦田算是另一位面相当早期的乐队了,林在山最早接触国内摇滚乐时,非常关注这支乐队的表现。

麦田的作品十分多样化,具有很强的可听性,从180余拍的Hard Core,到低迷回旋的HewWave;从激越的老式Punk,到幽婉、抒情的Ballad,全有涉猎。

他们的名字也很富有文学色彩:麦田守望者。——这名字的灵感来自于这几个年轻人都喜欢的美国作家赛林格的同名畅销小说《Catcher in the Rye》。

这本书是另一位面美国六十年代非主流文化的先声。麦田——在书中被用来象征少年人的欢乐园,可隐藏、可嬉戏、可贴紧大地、可沐浴阳光。对一个热爱捣蛋的少年来说,成长的过程是烦恼的。因此,麦田里面需要一个守望者,它能看护着,以防其跌落深渊。这种少年稚气,正是那时的新生代摇滚组合“麦田守望者”的真实写照。

和指南针乐团一样,麦田守望者最初组团时,他们的成员也都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其中的三人还来自同一所高校,相同的教育背景使队员具有相似的观念认知和表达方式,继而在音乐上得以团结一致。

同时,他们乐队对摇滚音乐的理解趋向朴实、含蓄,所以乐队在成立伊始便拒绝了Heavy Metal和Grunge,确定了英式摇滚的方向。其间适逢英国New Wave of New Wave运动的爆发,乐队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足的信心。

这种由生活态度、个体性格和教育背景带来的新的文化观念使麦田守望者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充满学生朝气的、健康的形象、自由的、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理智的、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在指南针乐团的作品中,林在山目前还不太能感受到这种明显的方向。

在特训期间,林在山便以另一位面的麦田守望者为模板,曾给指南针乐团的这些年轻人讲述了一些创作的理念。

他不一定希望这几个还能成为这个位面的麦田守望者,但他希望他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轮PK赛,林在山给指南针乐团搬了麦田的经典作品——《绿野仙踪》,希望几个年轻人能从异世的前辈菁华作品中汲取到最好的养分,争取尽早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丰硕果实。

经过中场休息的调整后,指南针的五个男生没有受到之前葛韵的影响,他们一登台,便给人们带来一股阳光和朝气。

一曲《绿野仙踪》,再次带动起了现场的热烈气氛——

……

嘿~你来吧来吧来参加~我们的乌托邦~

我们穿过大街走小巷~直到一片金黄~

我们迎着太阳~一边走一边唱~

……

我们没呀没主张~也不需要新衣裳~

森林田野和海洋~任由我们徜徉~

我们的队伍~不需要武装~

……

指南针的歌声一响起来,立刻扫清了现场之前的阴霾。

乐团的氛围相比个人独唱要更具有现场感染力。

现场许多观众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高高兴兴的投入进了这首歌自由徜徉的氛围。

林在山一听指南针的这个开场就知道,这群年轻人顶住了压力没怂,歌唱的很松弛带感,他们应该不会出现葛韵的失误了,这首歌的演唱难度比《煎熬》要小的多的多,只要唱起来了,就像风吹麦浪,轻轻松松就能一气呵成——

……

嘿~你来吧来吧来参加~我们的乌托邦~

我们穿过大街走小巷~直到一片金黄~

我们的队伍~不需要武装~

……

神彩飞扬我们唱~走过每一片阳光~

我们有张笑脸庞~

快乐咦哟嘿~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来吧分享这一份无恙~

我们啦啦! 我们嘿嘿!

我们形而上~我们向太阳~我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