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国宝名刀(第2/3页)

而这把梨地螺钿金装饰剑,其实已经开始渐渐的有了后世日本刀的雏形了。

虽然他的造型,依旧有着唐刀平直的特色,但是在尾端,却已经开始渐渐有了日本刀特有的弧度,可以说是日本制造的兵器,渐渐的从唐刀像日本刀演化时期的一个过渡产品。

所以在很多日本铸剑师眼里看来,这把装饰剑,虽然只能作为观赏器和装饰器,但是他的实际意义,却非同小可,算是日本人开始从唐刀的造型,渐渐的有所突破演化出日本刀的第一件代表作。

这把剑在日本刀的历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日本的历史上,它也是非常的有名气,正因为这把剑的不凡经历,所以它才会被评为是日本国宝中的国宝。

在平安时代,高官们出席朝廷仪式的时候,可没多少人是可以佩戴兵器的,哪怕是权倾朝野的权臣也是不行,除非是得到天皇的许可,这样的宠臣才可以在身上佩剑,而且带的也大多是装饰剑,绝对不能是有真正杀伤力的刀剑。

而这把剑,则是奈良时代天皇的宠臣藤原真楯的佩剑,而这位藤原真楯老兄,则就是当时天皇的宠臣,在日本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位大人物。

这把剑通体金黄,看起来颇有些金碧辉煌的味道,光是这种颜色,就已经体现了佩戴这把宝剑的主人的非凡地位。

而且这把饰剑的造型,也带有浓烈的中国特色,用鲨鱼皮包覆的刀柄,在刀柄与刀身相接处向两旁突起的部分,用的是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秤锤型的镡,而且在刀鞘与刀柄上都加装了长形的金属饰件等特征。

这些特点,都是明显的中国唐刀的特色,光是这些特征,就可以证明这把刀的出身血统,绝对是源之于中国。

而这把剑上的饰件采用的则是日本传统的底板采镀银技术,并且还使用了镀金的高浮雕与透雕表现出纤细的枝菊纹,并于接近刀鞘口两处的上方加有山型的金属饰件。

刀鞘上每段长形金属饰件之间则是制作精美的“梨地”作底,在梨地上还使用了极细的金银粉再涂漆研磨的莳绘技法,让这些犁地看起来其效果宛如梨皮,并且还在这犁地上再以螺钿的技法制作出了长尾鸟的图案。

整把宝剑的做工,可以说是极其的繁琐,但是效果却也同样非同一般,这样做工精美的宝剑,哪怕是在以铸剑而著称的日本,也并不多见,并且这把保健上的独特的日本样式,可是日本人一直引以为傲的“和样”的偏好。

在后世尽管日本的铸剑大师们又先后铸造了许多宝刀出来,可却也没几把,能够在做工精美方面,达到这般的高度。

这也是这把观赏装饰剑,能够在日本后来诸多出产的名刀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日本国宝的主要原因。

这把宝剑后来一直是被藤原北家后代的广桥家所收藏,直到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馆长,亲自去了广桥家百般劝说,这才说服了广桥家的人把这把刀借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来展示,并且一直借到了今天。

当然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了这把宝剑,可是每年都要付出不菲的租借费用给广桥家的,人家可没有义务把这样的宝剑白白的借给你。

事实上这宝剑馆里的很多日本名刀,其实都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从日本的那些名门世家那边借来的。

看着这把糅合了中国元素,和日本特色的宝剑,金沐晨心里也是跌宕起伏了好一阵,最后才平复了情绪,然后手起锤落,将这把宝剑收入了囊中。

虽然是一把装饰剑,可毕竟也是日本刀的老祖宗,所以这把剑,在日本人心里的地位可是非凡的。

既然是日本人最钟爱的国宝,那当然就没有让它在继续留在日本的道理,带走那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