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软硬兼施(第2/8页)

胡茵茹道:“行贿啊!”

张扬笑了笑道:“没那么严重,如果那地方真的不错,我们拿下来也没什么,一切走正常手续,那个批文我不拿别人也要拿!”

胡茵茹道:“行!我抽空再去看看!如果位置真的很好,我出面把地拿下来,省得你以后麻烦!”

周一的常委会上,左援朝代表观礼团向所有常委通报了一下岚山国家经济开发区挂牌的情况,自然不免对岚山日新月异的发展又感慨了一通。

市委书记洪伟基容光焕发,左援朝夸岚山等于夸他,他在岚山干了这么多年,岚山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他的功劳。

在左援朝发言之后,洪伟基大声道:“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在岚山可以实行的政策,来到江城就行不通?为什么在岚山改革开放可以推行的如此顺利,在江城就会受到重重的阻碍?这是因为江城的国企太多,大锅饭铁饭碗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我们想要改革成功,就必须改变老百姓的固有观念,就得让他们接受不改革就只有落后的现实!”

人大主任赵洋林道:“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不同,接受现实,跟具体实施还有一段的距离。比如说江城纺织厂,从南林寺工程开始,纺织厂的工人就没有消停过,现在新厂区已经建成了,马上面临着大幅度的裁员,工人又不乐意了,这么多人,你把他们一下推到社会上,社会非得乱套不可!”

左援朝道:“我早就说过,江城的根本在于企业改革,只有做好大中型国企的改革工作,才能稳定民心!这可不是栽栽树、种种花,高喊几句口号能够解决的问题。”他的矛头又指向了常务副市长李长宇。

李长宇提倡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江城旅游的发展,虽然的确做出了一些成绩,可目前并不能看出旅游能够成为江城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李长宇最近事情不断,人明显消瘦了一些,他抽了一口烟,低声道:“改革是全方位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是天生的成功者,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少经验,改革的过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提高的过程。企业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就不重要了?教育、医疗、养老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江城都会乱套。现在江城的改革重点就在企业,我们市财政的投入重点就是开发区,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开发区会搞起来,可我并不相信,开发区可以在一两年内取得成效,我们做领导的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均衡的考虑问题。”

李长宇的发言很中肯,也获得了部分常委的支持。

赵洋林道:“江城需要改革的地方实在太多,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我们改革中所面临的困难也要比其他的城市更大,万事开头难,既然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应该会越来越顺利。”

市委书记洪伟基笑道:“最近一段时间,江城的治安也改善了许多,这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鹏飞同志也证明了他的能力!”洪伟基望向刚刚当选为江城市常委的公安局长荣鹏飞:“鹏飞同志,来江城有一段时间了,有什么看法,说给大家听听!”

荣鹏飞还是第一次参加江城市常委会议,他微笑道:“我初到江城,对江城的情况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现在没什么好说的,最近的治安很好,跟我也没多少关系,我才来了几天啊,这都是过去田局长的功劳,制度还是那个制度,规则还是那个规则,我可不敢居功。”

所有常委都笑了起来,他们感到荣鹏飞这个人很随和,说话也很有分寸,其实所有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你荣鹏飞才来几天啊,江城的治安原本就不算太差,只不过凑巧几件案子发生在了一起,田庆龙遇上事了,算他倒霉,不过他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上调省公安厅担任副厅长,这也是好事。这么大年纪了,没必要在一线拼,去了省厅等于找到了合适的养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