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磊落的心(第3/3页)

饭菜上桌后,肚子早就闹意见的四人吃得甚为香甜。

桌上放了两个红酒杯,一个给王国栋,一个给王卫东。

王桥桌前没有酒杯。

吃饭时,王国栋就彻底恢复成了长辈,风趣幽默,和蔼可亲。

送走了王氏兄弟,王国栋按例要休息半个小时。他正躺在床上,冉苹端着一杯清水走了进来,道:“你跟这两人都谈了话,感觉怎么样?”

王国栋伸了一个懒腰,道:“王家祖坟风水好啊,人才辈出。”到了他这个地位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培养接班人,有了接班人,政治生命才能延续。他今天分别与王卫东和王桥谈了话,虽然他已经对这两位后辈做了调研工作,算得上十分了解,但是近距离观察往往能从细节中了解到更真实的信息,算得上他观人的诀窍。

冉苹道:“你对这哥俩有什么评价?”

王国栋想了想,道:“如果用晚清人物来评价,王卫东更接近曾国藩,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此子必成大器,这是王氏宗族之福。”

冉苹道:“这么高的评价?”

王国栋道:“比喻吧,也是我的希望。”

冉苹又道:“王卫东更接近曾国藩,王桥接近谁?”

王国栋道:“王桥更接近于左宗棠,左宗棠相对曾国藩来说,经历更坎坷一些,科举多次考不中,回家务农后又不甘命运摆布,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学习兵法,最终成了大器,如果没有左公,我国疆域说不定就要少一块。从性格来说,左宗棠这人性格非常硬,硬成了一根筋,还硬成了二愣子,认死理,喜欢跟人抬杠。按理说这种人在官场里混不走,但是他自身有水平,硬得也有水平,于是硬是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冉苹是读过这一段历史的,会心而笑。

王国栋道:“王桥性格也硬。我只说一件小事,你就明白。在山南官场,喝酒是一种很不好的风声,换句话说,酒风甚烈,王桥说戒酒就戒酒,全然不顾官场习俗,怪就怪在整个昌东都习惯了他不喝酒,接受了这件事实。”

冉苹呵呵笑了两声,道:“我也谈一件事,是王桥刚刚给我说的。”

听完事情经过,王国栋笑了笑,道:“从这件事情的处理来看,王桥确实硬得有水平,硬得有道理。国人之所有接受左公的硬和扭,是因为左公有悲天之情怀。我之所以接受王桥的硬和犟,是因为王桥有一颗磊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