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调研(第2/3页)

王桥在钱书记面前并不紧张,一直很放松,道:“钱书记,我是有点压力。因为按照传统,有尊贵的客人至远方来,总得有点好菜。伙食团这边没有什么准备,怕招待不好尊敬的客人。”

“你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还用得着准备吗?而且我不是客人,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主人。”钱书记又道:“城关镇以前都有蔬菜社的,你们吃的东西肯定是质量比较高的农家菜,所以到你们伙食团吃饭,我反而更放心。”

王桥拍了马屁,道:“钱书记对基层真是了如指掌。我们伙食团没有什么高档菜,全是本地产的菜和肉。质量还行,希望首长能喜欢。”

钱书记挺欣赏这位谈吐自如的年轻领导。在他印象中,有些地方干部在当面汇报时都要紧张得结巴,必须要有书面稿子壮胆,而这位年轻镇领导完全没有看准备好的稿子,汇报思路清晰,数据准确,汇报内容生动形象,提出的问题又极为针对性。这一点让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钱书记在心中竖了一个大拇指。

要让钱书记在心中竖起一个大拇指,这是许多领导梦寐以求的事情。

陪同钱书记的省市官员见到书记主动要在城关镇吃饭,都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运气好到无边。

前来调研的领导们共有两桌,加上随时记者、司机等,不超过三桌。伙食团每天都要有十来桌午餐,多增加三桌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确保安全,并且让领导吃得开心,王桥就亲自到伙食团去安排午餐。

他有意离开会场也是另一种考虑,调研已经结束,自己若是坐在钱书记面前,不停与钱书记说话,这将置市县领导于何地,干脆借着准备午餐,离开了会议室。

到了厨房,他将几位厨师叫到一起,讲了视察领导要在伙食团吃饭的事情。

伙食团知道来了大领导,有点紧张,道:“王书记,我们这些菜都是机关干部午餐用的,没有什么好菜,用来接待客人得不得行哟。”

王桥道:“你们把大领导想得太高大了。只要是人,都会有一颗妈妈培养出来的胃,所以,越是地道的家常菜越能赢得客人的心。今天就是看你们本事的时候,打起十二精神,发挥十二分水平,利用现成的材料,做三桌家常菜风味的桌席。不要追求高档,把味道弄地道。当然,实在缺材料,十分钟以内能送来的,可以马上打电话。”

王桥当惯了领导,鼓动人的水平还是挺高的,加上他在城关镇素有威信,又与大师傅们关系良好。所以,他作了动员以后,大厨师们都精神抖擞,聚在一起紧张地讨论菜品。他们各自都有最擅长的,在这个关键时刻,都想显摆出来让领导吃了高兴。争论一番以后,大家作了协调,定下了每桌十二道各自最擅长的菜。

菜谱定下来以后,厨师们或打电话,或备料,厨房就忙碌起来。

王桥正准备离开,一位随行的干部和县委副书记牛清扬一起走了过来,随行干部道:“首长饮食要有卫生防疫部门来检查,等检查过了,动作快一点,下午还有安排。”

牛清扬对随行干部道:“杨处,卫生部门的同志在县委招待所,两三分钟就过来。”

随行干部道:“一定要确保安全,事关首长,马虎不得。”

随行干部说话时也很和气,可是话里透露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味道”还是很明显。

王桥也理解这些随行干部,只是暗自觉得这种做法未必就是钱书记的本意。

一位厨师走过来,道:“王书记,今天厨房收到一条尖头鱼,还是你来弄。我们几个做的尖头鱼都不如你们做的好吃,你操不操作。”

牛清德问道:“你会弄尖头鱼?”

王桥道:“以前在旧乡练出来的本事,这一道菜下过好几年的功夫,算是一招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