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又谈心(第2/3页)

江老坎接到了宋鸿礼的电话,早就在家门等着。屋里传来了用稻草烧鸡毛的蛋白糊味,这自然是江老坎家里最出名的鸡汤前奏。

宋鸿礼道:“走,去看公路。”

江老坎脸上笑出一朵花,道:“公路主体全部拉出来了,现在正在修桥。王镇找的技术人员硬是要得,有他把关,我们修的路上了档次,有水沟,有路肩,有涵洞,如果再把路面硬化了,简直就和县道一样。”

来到三社线条漂亮、路面整洁的新公路,王桥积在心头阴云更是完全消散,道:“谁说村道不能硬化,我们一起努点力,争取在城关镇里树一条标杆,以后所有机耕道以三社道路为标准。”

宋鸿礼和王桥相视一笑。

江老坎是聪明人,见到两位领导的笑容,顿时觉得有戏,道:“两位领导,莫非又有什么搞头。”

王桥故意 卖关子,道:“老江,你知道 什么叫马太效应吗”

江老坎道:“王镇,你就别考我了,我只晓得马路,晓不得什么叫马太。”

“换句话说,就叫做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

王桥详细解释道:“按照省里要求,最近昌东县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交通局。三社公路硬化属于政策支持范围内。”

江老坎眉开眼笑道:“王镇,快指条明路,若是真打了水泥路,三社老少爷们睡着都要笑醒。”虽然说通过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解决了三社修路问题,但是江老坎知道 再让村民集资硬化是不可能的,听说如今可以由上级解决这部分资金。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巴。

王桥:“可以这样办,由青桥村提出申请。经城关镇签字盖章,送县交通运输局新成立的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由县交通运输局汇总后,按要求向静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立项申请,静州市交通运输局审核并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同意后,由省交通运输局统一下达建设计划,各县交通运输局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下达计划按标准予以实施。”

江老坎道:“王镇,你说慢点,我脑袋已经被弄昏了。”

王桥道:“我懒得给你说了,到时让驻村的王健具体来办。”

宋鸿礼开玩笑道:“老坎,今天吃你一个鸡。应不应该。”

江老坎笑道:“宋书记,王镇长,我让三社每天杀一只鸡,天天请你们喝鸡汤,就怕你们没有胃口。”

三社修路为村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因为宋鸿礼和王桥来到此地就会受到礼遇。

但是,矛盾和纠纷总会在不经意间产生。沿着公路走了一段,三人正要往回走时,一个中年妇女拦住了道路。道:“江书记,你修这条路要不得。”

江老坎惊讶地道:“为啥子要不得”

中年妇女道:“修起路倒是方便大家,把我们整了。前天下雨,水沟的水全部冲到我的田头。今年绝对要减产。”

王桥以前在档案馆工作时,曾经在辉煌集团的工地上混过日子,当时最大的一例阻工事件就是由排水涵洞所引起。此时听到中年女子说起此事,便走到工地边上看一看。果然有一个涵洞正好对着水田,虽然有引水沟。但是引水沟很浅,遇到发大水时肯定会让水流进水田。

江老坎站在王桥旁边朝涵洞看了看,道:“我晓得了,等天我来解决。”

中年妇女坚持道:“今天来了,就要给我解决。”

江老坎道:“我又不会变成一袋水泥,哪里解决得了。这事不复杂,到时我让人把引水沟挖深点就行了。”

中年妇女道:“已经冲了一次水到田里,绝对要减产两三百斤,今年农业税是不是少点。”

江老坎不耐烦了,道:“减产得到好多嘛,你再啰嗦,我提半斤老白干到你屋头来喝酒,你割不割肉给我吃,这点肉钱都比得上减产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