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突破点(二)(第2/3页)

老王站在公路上大声指挥,但是仍然让新机手把边坡刷成了蚯蚓形状。被训斥的面红耳赤的机手被换了下来,让另一位机手上去操作。不一会,骂声又起。

在工地上看着大家做事,王桥心里觉得舒畅起来。这种做了就能看到实效的事情,比起在办公室勾心斗角要有意义得多。

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一张网联系着,办公室勾心斗角往往又会影响到工地上的事。陈强和王桥站在一边,说道:“这一条公路牵涉到成津和昌东两个县,从修这条公路,我就能看出成津和昌东两个地方领导哪一个是办实事的?”

王桥道:“从哪一点看得出来?”

陈强道:“在成津那一段,县委书记侯卫东至少来过三次,昌东这边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一次都没有来过,宫方平倒是来过一次,但是其毕竟不是一把手。”

王桥道:“昌东这边是特殊情况,县长出事,县委书记也焦头烂额。”

陈强关心地道:“静州的案子有结果没有,不能一直把你吊着,这对你不公平。”

王桥耸了肩膀,道:“在组织面前,一个人的命运什么都算不上,吊着就吊着。”

陈强想起自己的遭遇,用手拍了拍王桥的肩膀,道:“你比我当时的状况好,我当时是一无所有,你至少还有退路。”

如果没有与广南王家见面,王桥甚至生心退意。如今与王国栋深入交流以后,他的想法又有变化,只是这个变化暂时不能为外人道也。

正在公地上做陈强的学徒,一道无线波从昌东县城传了过来。王桥拿起手机前脑子里迅地想了一会应该是谁,第一个想的是李宁咏,遗憾的不是,第二个想的是姐姐,也不是。

打电话来的人是在组织部工作沙军。

彭克案以后,很多在昌东熟悉的人便突然间隐没于海潮中,明明知道在哪里,却见不到。比如在组织部任办公室主任的沙军,就突然间从生活中消失了。还比如预算科的杨柄勇,也在悄无声息中地离开了自己的生活。

看到沙军的名字,王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他稍稍与陈强拉开几步距离,道:“沙袋,啥事。”

电话里传来沙军爽郎的笑声,道:“祝贺蛮子啊,我就知道调你到档案局只是暂时的。”

一声祝贺反而让王桥觉得摸不着头脑,道:“什么事值得祝贺?”

沙军道:“你真不知道?我还以为你知道,肯定是邱主任的手笔。”

王桥道:“别卖关子,到底什么事情?”

沙军道:“你要调到城关镇任党委副书记,消息准确,估计很快就要通知你去谈话。”

沙军是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他说出的消息自然是准确的。城关镇是昌东最大的镇,县政府驻地所在镇,位置相当重要,出任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是一项相当有前途的任命。

放下电话后,王桥显然有些摸不着头脑,思考着这项任命是如何而来。他迅做出了判断:“此事绝不是广南王家所为,他们在这三年里都不会力,让我自己的基层去摸爬滚打。”

他又做出另一个判断:“更不可能是邱家,邱家若是愿意出手,就不会让邱老大来摊牌。”

他随即给杨琏打去电话,告诉了这个消息。

“不会是邓建国。我是去找过他,讲了你的情况。但是他还没有到职,肯定说不上话。”杨琏又道:“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邓建国的任命下来了,他还是到静州,任市委副书记,比当初预料的晚了一些时间,但是结果还不错。等他到任后,你到静州来,我单独请他到家里吃个饭。”

前一段时间,坏消息一件又一件地劈天盖地打来。谁知转眼间风水轮流转,从广南回来以后,好消息又接踵而至。

这时,王桥想起了李宁咏。从广南回来时,若是李宁咏接了电话,或者说是回了电话,两人或许还有一点可能性。那天王桥一直在等待电话,结果没有等到。自从这个电话以后,王桥便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与李宁咏便不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