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相见(四)(第2/3页)

王国莉询问道:“还要从老家来几位亲戚,能否让我爸继续与他们见面。”

医生笑道:“当然可以,这对老书记有好处。但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了。”

两个小时后,熟睡的王振华醒来,道:“王桥在哪里?叫他过来,跟我说话。”儿子和女儿都生在广南,平常都是说普通话,不会讲家乡话,今天听到柳河镇二道拐的乡音,让王振华觉得很是过瘾。

王国莉道:“国栋带着王桥出去吃饭,等会就来。”

话音未落,王国栋和王桥走了进来。王振华喝过清粥,又睡了一觉,自觉精神十分旺健,便从床上下来,坐在椅子上与王桥说话,聊家常。

“你爸如今在做什么?”

“解放后,我爸去读了翻身书。由于家里穷,读完小学便回家务农。我爸一直认为王家是书香之家,一直非常注重学习,把能够找到的书都拿来读了,特别是对古书很有研究。他虽然只是小学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一直在家乡担任民办教师,最近还转了正,成为国家正式教师。他不愿离开故乡,守着家族的祖坟。”

王振华听得频频点头,道:“不愧为王家的娃儿,人穷不怕,关键是要有志气。”又问道:“祖坟还保护得还吗,破四旧时没有受到破坏吧?”

“祖坟基本完好,破四旧时没有什么损失,估计是远离城区的原因。”

“你奶奶是什么时候去逝的?”

“我奶奶这一辈子都很艰苦,爷爷遇害后,她一直未再嫁,就将我爸一人拉扯大。”

王振华道:“礼义找了一个好爱人,有一个乖娃儿。”

坐在旁边的王国栋道:“还有两个乖孙,王桥和王晓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这个很不容易。”

在刚才王振华熟睡时,王国栋单独请王桥吃了饭,问了王桥和王晓的情况。王桥在长辈面前一点都没有保留,如实地讲了自己和姐姐这些年的情况。草根青年努力向上拼搏的道路原本就十分艰辛,不需要添油加醋,就让久居高位的王国栋十分动容。

王桥道:“我奶奶是在我初中毕业之时得病的,医治无效后走的。”

王振华道:“在我们家附近有一个段家,常与王家来往,他们家还有没有人?”

“段家还住在附近,平时有来往。”支部书记段三,段三的女儿段燕,这两人都与王家有密切的联系,只是,王桥从来都是看到当前,没有想到上辈们还有来往。

王振华道:“当年为王家诸位长辈、兄弟们修坟就是段家的长辈。段家和王家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有通婚,实质上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以后要去看望段家后人。”后面几句话就是讲给儿子和女儿听的。

父亲一直有牵连族人被害的心障,如今王桥到来,心障即去。王国栋听其意似乎要回柳河,担心其父亲承受不起长途旅行,道:“你回去要惊动省里很多人,干脆让我们先回去看看,探探路。”

王振华瞪起眼道:“谁说我们要招摇过市,悄悄回去拜祖坟不就行了。到时只把大炮叫上,我们两人去。”

王国莉也建议道:“那得等身体再养好些,不必急在这几天。”

聊了家乡事,王振华精力又不是太好,回到床上睡觉。

晚上,王永德、杜宗芬、王晓等人也来到广南。

当王振华见到王永德以后,将手伸向儿子国栋。王国栋明白父亲的意思,扶着父亲下了床。王振华先是用手拉了拉儿子,等到站稳以后,道:“王永德,你过来。”

王永德不明其意,走到叔父身边。

王振华原本柔和的眼神中涌出怒气,抬起腿,踢在王永德腿上,接连踢了三下。他用手撑着王永德肩膀,让自己身体平衡,这才道:“如果不是你儿子来找我,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不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