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眼缘(第2/3页)

王桥问:“要钢板做什么”

曹致民将王桥和乔勇带到垃圾倾倒点,指着倾倒点被污水泡软的泥土和垃圾,道:“这个倾倒点长期被污水泡着,软得很,倒车时轮胎被陷得很深,动弹不得,后面又是悬崖,油门稍微踩重点就要出安全事故。驾驶员在这里倒车时心里都悬吊吊的。如果再不买钢板,垃圾场只能停工了。”

倾倒点是几十米高的陡坡,垃圾车倒车时总让王桥觉得胆战心惊,他桥对曹致民反映的情况很重视,但是他没有轻易表态,问乔勇道:“乔所长知不知道这个情况”

乔勇道:“我知道,确实需要钢板,只是钢板有点贵,委里经费紧张,一直在拖。”

王桥道:“应该添置的设备就算贵点也要买,吝惜这点小钱,如果摔一个车到山沟,我们的责任就大了。钢板要几块,到底要多少钱”

乔勇道:“我做过核算,用钢板把倾倒点完全覆盖,至少要花四万多。”

王桥没有想到几块钢板要花这么多钱,但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不想收回来,于是表态道:“曹场长以垃圾场的名义打个报告上来,我去找乐主任签字。要尽快,不要耽误时间,免得误事。”

在王桥和乔勇查看倾倒点时,建委工作人员也进场勘察地形,为修建焚烧炉做准备工作。支书杨宗奎陪着建委工作人员。积极向他们介绍本地出产的条石和片石。

由于承诺修焚烧炉时用当地产的条石,请当地村民帮工,垃圾场紧张的形势得到初步缓和。这让王桥感觉压力稍为小了一些。得到一时喘息之机。

另一件比较遗憾的是肇事车辆始终没有找到,昌东县工伤赔付的原则是先解决交通事故再解决工伤,环卫所垫付了环卫工人的医疗费用,还给交警中队报了5000油费,这让乔勇心痛得很。

而王桥是城管委副职,不分管财务,没有乔勇那种切肤之痛。他更关注的是将事情办好。

周五,王桥带着乔勇来到山南。

王桥有一位大学同学在省环卫局工作。这位同学原本准备陪王桥参观垃圾场,谁知临时有事要出差,他特意给垃圾场场长打了电话,请垃圾场场长接待来自昌东的王桥。

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打电话。场长自然不会怠慢,亲自到大门处等候王桥,然后带着王桥和乔勇参观垃圾场作业区,详细讲解垃圾场处理工艺。

山南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三千多吨,采用的是卫生填埋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分区填埋,山南垃圾场填理占地面积大,分为作业区和掩盖区。作业区是倾倒垃圾的地方reads;奇葩阴阳师。掩盖区是用泥土将垃圾覆盖,同时用导气石笼将气体导走;二是作业区有推土机等机械,用于将垃圾分层碾压;三是建有大型的渗漏液调节池。

王桥站在垃圾场边。举目四望,除了一块正在操作的工作面没有用泥土覆盖以外,所有垃圾填埋区域都用泥土覆盖,覆盖区内长出茂密的野草。微风吹过,很有风吹草低现牛羊之感。

王桥是有心人,一边向场长提问。一边着重考察垃圾场的除臭和灭蝇工作。

省垃圾场灭蝇工作相当到位,场内基本看不到苍蝇。

在垃圾场作业区边缘。味道扑鼻。在距离垃圾边缘两百米左右,还能闻到比较大的味道。超过五百米,没有风时基本闻不到臭味。但是在六七百米的距离,有风吹来,还是能闻到隐隐约约的酸臭味。

花了一个多小时,场长带着王桥、乔勇将垃圾场走了一遍。

离开垃圾场后,王桥作出了总结:“就算采用了山南市的卫生填埋办法,达到了它的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在500米以外完全杜绝臭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尽量减少臭味,让村民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