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3/4页)

等在东山县界的叶卫红和李鸣远远地看到三辆汽车开了过来,最前面的是随行人员的面包车,然后是易东方的滨海市5号轿车,最后是新成立的滨海市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

看到这个架势,叶卫红知道易东方这次是真的想把果树经济这一经验做大,心中不免好笑,自己已经是在借薛冰的东风了,还有人再来借自己的东风。

好笑归好笑,叶卫红和李县长还是恭敬的往前迎了上去,易东方的车队停了下来,易东方下了车,跟叶卫红、李鸣握手。

叶卫红笑笑,说道:“易书记,我们想直接带你们去果树经济参观现场,特意过来引路的。”

易东方点点头,说:“好吧,我们直接就去现场。”

半个小时之后,一行人来到了羊倌村,村干部早就等候在村口,易东方下了车,跟村干部握手,询问村里面果树种植的情况,边走边谈,来到了村落东边的山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

秋风已经凉了,果树的枝头挂满了累累的果实,有的苹果已经上色,红绿相间,分外的好看。

易东方走到一棵果树下,饶有兴趣地轻轻托起一枚苹果,笑着说:“多么漂亮的果实,光是看就让人神清气爽。”

村支书是个四十多岁的精干汉子,这时候上前说道:“易书记,遗憾的是现在苹果还不是吃的时候,等苹果熟了,我们一定送给您尝尝。”

易东方笑着说:“好,等你们的苹果熟了,我出钱买一些,让我们滨海市市委班子里的人都能尝尝这最新的品种。”

叶卫红笑着说:“易书记是给我们东山县做免费的广告,谢谢领导的支持。”

易东方看看四周,回头问道:“卫红同志,你们县发展了多少个像这样的专种苹果树的村落?”

叶卫红说:“我们县二十六个乡有山地,全部种了苹果树。”

易东方又问:“你们知道这样的苹果在市场上卖多少钱吗?“

叶卫红回答说:“我们考察过市场,在大城市里的商场里,一斤要卖两块多。“

易东方高兴的说道:“看来这富士苹果能够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啊。”

看完了果树,一行人来到了村委会,村支书对果树的种植管理作了汇报。

易东方听了很满意,说:“好,好。你们东山县的果树经济这一经验因地制宜,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又为农民创造了经济效益,是一条好的经验,应该大力推广。卫红同志,李鸣同志,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

叶卫红和李鸣齐声说:“谢谢易书记的肯定,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易东方接着说:“我们滨海市依山傍海,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内陆山区限于自然条件,工业和农业都没有长足的进步,你们东山县为我们滨海市探索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让我看到了滨海市农业振兴的希望。卫红同志、李鸣同志,好的经验是要发扬的,希望你们配合好滨海市下来总结经验的同志,把果树经济这篇文章给我做好做透,不但要让它成为东山经验,还要让它成为滨海经验,让果树经济走出东山,走向滨海,走向全省。让我们全省的山区百姓都跟着受益。”

听易东方把果树经济大而化之,从东山经验演变成了滨海经验,叶卫红暗自觉得好笑,心说你想的大概不是全省山区的百姓,而是你自己的仕途吧。不过这也有利于自己,还是应该积极配合做好这滨海经验的文章。

叶卫红说:“易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配合好市里面下来的同志,把经验总结好,让果树经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造福百姓。”

易东方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滨海市的农业一定会迎头赶上,和滨海市的工业并驾齐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