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江友信的起跑线(第3/4页)

以陈立有地农业局为例,不过是一正三副四个局长。而石马区党委,正副书记也是四个,党委委员九个,石马区革命委员会,正副主任五个。

江友信去了任何一个区,顶多做一个排名垫底的革委会副主任,若想挂个党委委员头衔,一个字——难!得苦巴巴熬几年,好不容易挂上个党委委员头衔,级别是一点没变,还要感谢上级领导看重。

倘若江友信换了肖志雄,就要好办得多。因为肖志雄年纪大几岁,副科级上了好些年头了。无论放到哪个区,党委副书记是稳稳的,至不济也挂个党委委员,革委会常务副主任。

那时节,讲究的就是个资历,论资排辈。年龄也是个参考因素。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年纪大一点,给人稳重靠得住的印象。

几年后官场上流行一句顺口溜,说的是“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不过那是大讲特讲干部知识化年轻化之后地事情了。

既然区级党政机构和县直单位都不合适,剩下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公社一级了。公社只是个副科级架子,资格老的公社一把手,可以享受正科级待遇,个别二把手也能享受到。不过大家对这个享受正科级待遇其实很不感冒。原因很简单,资格老的同义词就是年龄大。你老人家四十好几了,基层打滚一辈子,还在破公社里混,前途无“亮”啊。

想要回城?基本上只有一条路——等退休!

将江友信放到公社去,就算做不了一把手党委书记,怎么着也弄个二把手革委会主任,无论如何算个正职,手里多少有些权力。

只要有权,就好开展工作,就能尽快出成绩。而且身为党政正职,出了成绩别人也抢不走。

“为什么一定要是红旗公社?”老爸沉思良久,像是自言自语冒出一句。

“红旗公社是你和严伯伯的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干部听招呼,好管。而且经济基础也好,容易出成绩。”我毫不犹豫说道。

光柳家山几个工厂,也足以好好做一篇文章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姐夫做红旗公社的一把手,自然有利多了,至少不会给本衙内使绊子。

呵呵,在下只是寻求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可不算“官商勾结”啊。

对于这个小儿子动不动就参与到县里的“政治生活”中去,老妈已经司空见惯,笑着招呼道:“两爷崽隔那么远说话,累不累?小俊快坐过来。”说着起身去给我洗苹果。

我老实不客气坐过去,端起老爸的杯子喝了口茶,斜眼乜着他。

“爸,张伯伯在基层呆地时间也够长了吧?也该给人家挪个地方了。老同事哪能这么不照应?”这就是打“亲情牌”了,抓住老爸重感情地弱点。

其实在红旗公社的时候,老爸和张木林不是很搞得来。张木林这人过分小心谨慎了,虽说没怎么给老爸使绊子,总之关系也很一般。

“再说了,张木林谨慎有余,进取不足。红旗公社在他手头,不会有什么起色。”我又上了点眼药。

老爸有些迟疑:“友信年纪太轻了,一去就搞一把手,能不能压得住?”我笑了。

老爸已经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这事八成搞定了。

“要就直接上一把手,搞个二把手没劲。还得看人家脸色,工作上缚手缚脚,出了成绩也是人家拿大头。”我趁热打铁。

“嗨,你就知道出成绩,要犯了错误,也是一把手扛着。”我不以为然:“上头有你和严伯伯罩着,下头有我撑着,什么成绩出不了?能犯什么错误?”

“你……”老爸只说了一个字,就咽了回去。有柳家山四个工厂摆在那里,我这话不算大言欺人。貌似我给江友信描述地前景很是乐观啊!

“好吧,我明天找严书记谈一谈。”老爸想了想,终于点头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