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第2/11页)

整个午餐气氛和谐,侯卫东官位小,人年轻,自然是陪听陪坐的份。午餐后,蒙豪放照例要午睡,他和吴英走了以后,大家也就散了。

为了这一顿午餐,侯卫东要在高速路上跑两个多小时。可是能与省委书记在一起吃饭,对于官场中人太难得,即使跑上二十个小时,也是非常值得。只可惜,蒙豪放就将调走,否则这顿饭更有价值。

回到沙州农机水电局,侯卫东站在楼下,看着有些老旧的办公楼,心道:“我在水电局终究是一个过客,到水电局几个月,除了修办公楼和培训中心,没有做什么正事,惭愧。”

不过,水电局的干部职工却不这样看,住房问题是人生大事,侯卫东在短短半年时间,解决了广大职工数年的心愿,这让他在水电局的人气指数不断地上涨。

“侯局长好。”

“侯局好。”

“侯局长。”

一路上楼,遇到好几个水电局的职工,他们热情地与侯卫东打招呼。在办公室,还没有把屁股坐热,副局长周小红走了进来:“侯局,局办公室送来了一份打分表,请您过目。”

侯卫东一时没有明白,问道:“什么打分表?”

周小红道:“选房打分表。”

凡是集资建房,选房就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选房打分表成为调和各方利益的最佳手段,而领导要实现平衡,也得在选房打分表上做文章,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可以增加职务、职称、工龄等某一方面的权重。

侯卫东在县委、市委等多个岗位锻炼过,对这一套东西很熟悉,他看了看打分表,道:“职务的权重太高,工龄的权重太低,适当调整。”

由于侯卫东是年轻的领导干部,周小红在制订选房打分表时,为了确保侯卫东能够第一个选房子,提高了职务分的权重,弱化了工龄的权重。见侯卫东提出降低职务方面的权重,周小红迟疑地道:“侯局,我和沈局商量过,这是比较好的方案。”

“我知道你顾忌什么,就是为了让我选在第一位。”侯卫东挥了挥手,道,“我为什么非得选在第一位,这没有道理嘛。你按我的意思办,增加工龄和技术职称的分值,让局里的老知识分子能优先选房,这点肚量我还是有的。”

打分表制订出来以后,虽然还没有宣布,却已经暗自流传了出去,局里不少没有职务的老工程师意见很大,这让制定政策的副局长周小红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此时听到侯卫东明言此事,心理负担一下就减轻了,她出门时,随口哼着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沈东峰正好从局办公室走过来,听到周小红哼歌,道:“怎么这么高兴,捡到金子了?”

周小红低声道:“我刚才给侯局汇报了打分表的事情,他要求增加工龄和技术职称的分值,这事好办了。”

沈东峰啧了一声,道:“这就是胸襟和气魄,水电局是小庙,留不住侯局长,估计他很快要高升。”又道,“侯局长谦虚客气,你也不能让侯局选到最后,不在最前,也得排在前十来名。”

周小红用温柔的眼光看了眼沈东峰,道:“这事我明白,侯局的姿态高,我们当副手的也要会办事。”她看着左右无人,又道,“这次换届,市里人事工作肯定变动大,你还得做些工作,你和我不同,我一个女人家,做到副职也就算了,你不能总是做副职。”

“此事别在这说。”沈东峰轻轻说了一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侯卫东在办公室给杨柳打了电话,道:“说话方便了?”杨柳办公室恰好只有一个人,道:“侯主任,有什么指示,办公室就我一人。”

“你的住房还没有解决吧?”

“运气不好,我调到市委来工作时,他们刚好集资完了。后来搞了一次,却是处级及处级以上的集资房,我又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