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方在低谷的时候,是结盟的最佳时机 关系疏远以后很难复原(第2/8页)

回到房间,小佳很八卦地问:“李晶与祝焱关系很密切,他们有没有猫腻?”

侯卫东忍不住斥道:“你们女人脑子里一天尽是些花边新闻,如今各地政府都需要企业来投资,企业家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最好基础,别扯到男女关系上。”

小佳撇了撇嘴巴,道:“李晶算企业家吗?就是凭年轻漂亮,勾引政府官员。”

侯卫东不悦,转身打开电视,不再理睬小佳。

第二天,小佳、祝梅到海边去玩,祝焱和侯卫东则来到酒店的露天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视线所及,大海无边无际,天空中飘着些白色云朵,似移动,又似静止。

“农机水电局只能是暂时过渡,你这么年轻,还是得主政一方才能有后劲,如果在沙州有难度,干脆到茂云这边来,先在市委工作一段时间,我把东湘交给你。”

茂云市东湘县与成津县是田土相连,矿藏、气候、人口很接近,只是从交通的角度来说,东湘更加偏僻,改革春风吹进茂云,也没能催生出什么成果。东湘县县委书记老涂为人油滑得紧,对啃硬骨头的工作是能拖就拖,祝焱很不满意,可是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老涂,侯卫东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是东湘县县委书记的最好人选。

“祝书记,我现在还下不了决心。”侯卫东对如此出局心有不甘,而且他不愿意在身上牢牢烙上祝焱痕迹,有了祝焱痕迹是好事,同时也可能是坏事,他现在更倾向于利用周昌全的关系来改变处境。

“在东湘当几年县委书记,只要工作没有大的失误,到三十来岁提副市长没有问题。”祝焱说得很直接。

正聊着,服务员带着一名男子走了进来。

祝焱有些无可奈何,道:“张部长,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来人是茂云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宏,他笑道:“北京的会才完,我和良荣同志听说祝书记在北戴河,就过来了。”

“良荣也在?”

“良荣没有过来,他订了海鲜店,中午请祝书记喝一杯。”

组织部长张宏、财政局长郑良荣,都是祝焱一手提拔起来的,向来跑得很勤,听说祝焱到了北戴河,他们恰好在北京,就追了过来。

张宏得知面前的年轻人就是侯卫东,热情地握了手,道:“侯书记在成津抓铅锌矿整治很有成效,在我们茂云市都很有影响,久闻大名了。”说这话时他心里充满了羡慕:“侯卫东到底是当过专职秘书的人,感情就是不一般,能和祝焱书记一起到北戴河度假。”

侯卫东没有想到堂堂的市委组织部长会跟到北戴河,对于他来说,即使跟周昌全、祝焱关系再好,也做不到这一步,不禁对张宏很是佩服。接下来几天的度假生活,茂云市市委秘书长以及建委主任也飞到北戴河,侯卫东是领导秘书出身,倒不觉为怪。

小佳一直在园林管理局等部门工作,毕竟没有接触到核心权力,看了此情此景,不由得啧啧声不断。

“卫东,你们这些当官的怎么能这样?太没有气节了。”

侯卫东被小佳的话逗乐了,道:“你好歹也是正科级干部,也是当官的,什么叫气节?难道不同领导接触就叫做气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位在职的市委书记,如果身边没有围着一群人,说明这位市委书记混得挺惨,祝书记这种情况才是最正常的。”

小佳顺着他的话,道:“我记得你没有围在朱民生身边,这说明你不太正常。”

小佳无意中的一句话点到了侯卫东的要害之上,他确实与市委书记朱民生和市长刘兵都没有太多的交往。

侯卫东对自己的处境作出了判断:“老婆说得对,我这样不行,是自绝于沙州主流,自我边缘化。”

小佳道:“你其实也有机会与朱民生套近乎的。”